爱自己,才更好的爱孩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首先感谢子涵将《二胎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这本书分享给我!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家两个孩子之间的相处,让我非常头痛!每天都会上演的争吵,打闹,还有时不时的兄弟情…更有每天的灵魂拷问:“妈妈,我和弟弟你最爱谁?”“妈妈,我和哥哥你最爱谁?”还未等我回答,俩人异口同声语气激动地说:“只能选一个!”……

所以这本书对我来说,真是一场及时雨呀!


1.不做完美的妈妈

“完美”二字,简直就是一个紧箍咒!在孩子们幼时自己动手尝试吃饭弄得乱七八糟时,它会出现;当孩子们玩泥巴弄得全身脏兮兮时,它会出现;当孩子们在同龄中表现不能一致时,它会出现;当自己无法控制情绪大吼大叫时,它会出现;当自己不能按照育儿书上教的那样无条件去爱他们,接受他们自己的节奏时,它同样会出现……

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无法做到完美是很正常的!

当我接受,我不是完美的,我承认自己有不足,我的内心开始变得温柔。尤其承认自己在育儿方面,不管是养育一个宝宝,还是目前养育两个宝宝,我都不可能做到完美!我才真正的看到身边孩子们的需求,这是难能可贵的觉悟!

2.“孩子的问题”还是“我们的问题”?

最近,到了大宝一年级结束的时期,放假前会有期末考试,校考县考轮番上阵!

很惭愧的一件事,当我知道大宝校考成绩的时候,我就散发出一种焦虑的情绪。当我看到大宝在玩玩具,看动画,玩游戏…我觉得他在浪费时间,然后不停地去催促他,赶紧去写作业,赶紧去看书,赶紧去读书!然而效果并不理想,大宝的反抗情绪越发严重!

我静下心来用头脑风暴一步步去向内寻找答案。焦虑是因为自己对幼时的成绩不满意,没有认真学习,追回到现在,是对自己的不满意,百日读书打卡行动,读书不积极,书评未写…焦虑的源头在于我,由于自己无法按计划完成,就影射到大宝身上,希望由他来完成的更好!

所以以后内心波动时,找个安静的地方向内寻找源头,区别这件事的本身,是“孩子的问题”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3.接纳嫉妒

印象中,嫉妒是一个贬义词,拥有嫉妒情绪的人,是我们的反面教材。

在此书中,嫉妒会出现在大宝二宝身上,如果我们把它当作敌人,当作癌症,要去消灭它,战胜它,那你可能会和我一样,更加痛苦,看见宝宝们时,眼睛里只剩下“嫉妒”了。

为什么大宝嫉妒二宝,明明我已经很照顾大宝的情绪了!为什么二宝要嫉妒大宝,大家都喜欢说话的二宝呢!……

嫉妒这件事情发生在孩子们之间,作者给出的观点就清晰明了很多!“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把孩子间的嫉妒看作是和感冒咳嗽一样的小病,这个主意怎么样?”

我会发现自己逐渐把嫉妒,看得轻描淡写,处理起来也不会被心里的坏想法们影响,从而可以更好的去解决孩子们之间嫉妒的事情。

可以通过拥抱、理解、关心、倾听缓解它的症状,它不会破坏我们之间的亲情关系。

而接纳嫉妒是父母的责任!

在养育二孩的过程中,幸福、辛酸都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庆幸的是自己生活在多孩的家庭中,在迎来二宝后,开始阅读更多育儿书籍,来丰富自己的经验,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读完此书后,我会主动问大宝:“你觉得妈妈更爱谁?”他会说:“妈妈更爱弟弟,因为每天都说很多遍弟弟可爱!”

我也会淡定的告诉他:“你跟弟弟一样大时,妈妈也是这样对你说好多遍可爱,现在你大了,妈妈对你的爱不再只是言语拥抱,还有每天按时接送你上下学。只是对你们爱的表达方式不同。”

在最后,感慨一句,虽说是为了解决二孩之间的问题,但是在读本书的过程中,疗愈了自己,看到了自己的需求,先满足自己的需求,才能内心充沛的去爱宝宝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1年10月20日为什么糊涂 回家的路上,晓晓打了个喷嚏,妈妈有点紧张:“怎么了?”却说成了:“怎么办?”说完...
    羊羊羊羊汪阅读 9,485评论 2 14
  • 文/心雨 人间四月友,初探神农山 看新绿乱涌,山花次第,山风劲吹 岩石大智若愚,第四亿次复活 石阶绵延,向上迂回三...
    心雨挥洒阅读 229评论 0 3
  • 教无定法,我们经常都这样说。但是对于一个新手老师来讲,还是要有点模式参考的,这样才能更快的开展自己的教学。 学习过...
    箜溪晓阅读 24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