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大家知道苹果是什么颜色的吗?
——红色!
还有呢?
——绿色!
可唯独我回答了一声“黄色”……
如果当时我没有作声,那么,这将是一段很普通的开场,也是一堂很普通的小学美术课。
但我回答了,在“红色”和“绿色”的抢答声中,我的这声“黄色”尤显得突兀。
只愣了一瞬,教室里迸发出哄笑,“他说苹果是黄色的”“他没吃过苹果”“黄苹果,哈哈哈……”
我涨红了脸:“明明就有黄色的苹果!”
但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又怎抵挡的住潮水般的讥讽。
我祈求地看着老师,他默不作声,教室里的笑声更大了……
我既绝望,又不解:难道说,只因为动画片里的苹果非红即绿,现实中最普通的黄色苹果,就可以当作不存在吗?明明有黄色的苹果,老师为什么不认同我的回答?
时至今日,我也不明白他们当初为什么笑。
但我知道的是,从那以后,每一节美术课都令我反胃。 二十多年里,我和美术的唯一交集,就只有高考时的“基本能力”。
我可以精准的辨别出古希腊建筑的各种柱式,哪个是爱奥尼亚,哪个是多利克,我能分辨出一幅画是浪漫主义还是印象主义, 但我体会不到美术中的美感,只是附和道:“是挺好看的。”
时至今日,每当聊起小时候我最讨厌的课是美术课,朋友们都会诧异:怎么会有小孩不喜欢美术课呢!
是啊,怎么会有小孩不喜欢美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