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
——读周国平《我读书的三不主义》有感
读这篇文章的开头,有点邓拓的意味,为一些“不求甚解”、无需所得的读书方法正名,虽然读书方法见仁见智,但是就他这三个要点,我一一阐释一番,顺便也抛砖引玉,谈谈我自己的读书方法。
周国平的第一“不”是不务正业,博览群书。他谈起他自己的经历,即使身为北大哲学系的学生,但是还是将四分之三的时间贡献给了课外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与西方文学等等。可能这既是他这个学科的特点,也是他个人学习的特点。但是博览群书也得看时机,也不是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红楼这种世俗的俗语。单就个人来讲,年轻时博览群书尚可,增长阅历,开拓眼界,同时也提高一下自己的阅读能力。而到了一定年纪,该有所作为的时候,还是得厚积薄发、蓄势待发。比如说现在高中的时候,正是人汲取知识的时候,那些“群书”可暂且放置,但是偶尔读读也是不错的,但是就没必要拿这么多时间来读课外书了。
他的第二个“不”是不走弯路,直奔大师。其实也不光是大师的书更有深度,更加富有生命力。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这样的,喜欢看大师的书,他们的书也是最广而传之,最为人所熟知的。毕竟谁会为图书馆偶尔翻到的一篇不知其名、不知所云的书动容。但是读到这一段的时候,再结合第一个博览群书,而我又是极其爱网络小说的,恐怕这条定律就不怎么适用了。网络小说也不乏大师,但是网络小说消遣的意味更强,也就不在乎什么生命力,也就没有所谓的经典了。不过这并不妨碍不走弯路,直奔大师的主旨,网络小说也不值得多读。
则第三个“不”是不求甚解,为我所用。这点我是极其赞同的,当然是针对本职工作之外的书而言。我一直认可这样一个观念,读书就是和作者对话,和时代对话。有些不懂是正常的,也是无伤大雅的。但是从这种对话中我们要理解到更为核心的东西,文学作品的内核是不难解的,但是需要发掘,需要和作者和时代最真诚的对话,以此来开启理解的大门,最终实现人与书的融通。而这样的阅读理念还有另一个好处,有些人可能会问,不求甚解,那不是会很快地遗忘吗?在人与书实现对象化的意向转变后,想起一本书,就不单单是想起那些情节,而情节也是最容易遗忘的。而是想起一个朋友,在和你对话,你们又再一次的促膝长谈。这既是我对周的为我所用的继续阐发,同时也是一点自我见解。
再次回到作者身上来,这也是一开始我倏忽想到的。马克思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而每一本书也是如此,反映了那个时代最真实的面貌以及人们内心的所思所想,都是值得我们去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