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解(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天下最温柔的风,吹拂在天下最坚强的大地上。摸不着看不见的气能自由进出我们所不能看见的空间,我就是从这风气的没有性质却能改变天地的现象里看到了没有形状的行动的好处。不用语言的教化,是不用任何形式的教化,但是却达到了教化的目标,收获了教化的好处,天下没人任何形式可以达到这种效果。

这一章老子观察了大地上的风气变化对大地万物的影响。从中领悟教育改变民众需要像风和气的变化那样,在不明显的干扰万物的状态下,改变万物。

在老子生活的年代,无法清楚风的形成其实地球上冷热温差造成的空气的流动。他只是感觉到了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力量,但是看不见空气,应为空气是无形的,正如鱼在水中感觉不到水的存在一样。天道在大地上产生的万物分有形和无形两种形式。空气属于无形的物质的一种,它的流动形成了风,风就是空气,很柔和,但是空气的温差累积到一定程度,会产生强烈的空气对流,就是风,无形的空气可以携带水的蒸汽,土的微小颗粒,这些颗粒混淆在空气里,就会形成云,雨,霜,雪,雾,霾,冰雹等天气现象。当没有这些混合物时,空气是无形,无色的,它在冷热温差的作用下形成飓风,台风,风暴,龙卷风,奔突万里,在大地上来去无踪,就算是微微的轻风,也会对坚硬的大地表面产生风化的作用。所以老子认为风就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上升到哲学就是天下有一种至柔的力量可以推动改变天下最坚硬的物质。

老子通过对风和空气的观察,发现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完全阻拦空气的流动。于是就认为好友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穿透任何坚硬的物质。所以说“无有入无间”。

老子根据这两个观察事实进行归纳,认为政治管理和教育能够做到以无形的力量来达到改变有形的国民应该是最高明的管理方法和教育方法。老子认为这样其实已经达到了天道的境界,因为天道是无形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形的万物在处理与自己一样有形的别的万物时,总会因为自己的形状而导致与别的万物发生冲突,最终的管理和教育的效果,就是益。大打折扣。老子认为,空气形成的风在轻轻的吹拂,树自己就低头了,岩石就松散了,被风吹拂成了颗粒,改变了万物的自身形状,跟风融合成一体了。老子从中领悟,管理者的管理方法和教育者的教育方法,如果强调管理者自身的意识和教育者自身的意识的话,就落到了与被管理者,被教育者有形的境界中去了,自然会跟管理者,教育者发生冲突。达不到被管理者被教育者完全跟管理者教育者目标一致的效果。

怎么办呀,像空气那样,柔柔弱弱的吹拂,树自己低头,石头慢慢变软,分散,变小,变轻。管理者和教育者需要改变自己,让受管理者和受教育者自己慢慢地通过自己的行动向管理和教育的方向转变。而不像老子生活的年代,竞争不止,战火纷飞。这种不强调自我而是顺应被管理者被教育者的欲望去引导改变被管理者被教育者的方法,老子称之为“无为”,没有管理者教育者自身其实的,无形的行动。但是可以达到管理和教育的目的。“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这一章我们就解读到这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
    花在手中阅读 4,878评论 0 1
  • 2019年3月8日 星期五 晴 春天,一切温暖。 清晨,梦中醒来,梦也温暖。 诗词是最美的享受,穿越时空,我在古代...
    宜可老师阅读 1,339评论 0 1
  • 一、汉王教育 公司简介 汉王教育是汉王科技旗下的一个子公司,致力于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深入应用并服...
    Rachel1992阅读 3,895评论 0 1
  • 我是一个很古怪的人。 不喜欢与人打交道,却又害怕孤独。我很想帮助别人,可却会对他人嗤之以鼻。我无法接受别人...
    SUGAHATE阅读 2,844评论 0 0
  • 在古代,脘专指胃管,以及胃在体表腹部的投影部位。胃其实是个情绪器官,它受植物神经支配,不受意识控制,心情好的时候胃...
    南方之嘉木阅读 3,13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