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纠结了一天,走心不走心地想了很久,终究还是以尽量温和(但是别人这么对我我会深深鄙夷)的方式跟最近一个经人介绍的小哥哥表达了“还是做普通朋友”的意思。这次是为什么?人家没有哪里不好,双方家庭条件也很相当。但我真心是个很慢热的人,又极度缺乏安全感,我不知道我需要多久才能确定一个人是不是能够和我一起度过余生,很多时候我自己都很看不惯自己,我真心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可以让别人喜欢,长久地喜欢。
到了我这个年纪还没正经地谈过一次恋爱,我真的担心自己失去爱人的能力,也有可能我已经荒废了这种天分。越是这样越是不甘心,身边的朋友结婚的结婚,抱孩子的抱孩子,单身的也都在积极相亲,好像我成了“顽固分子”。“最适合谈恋爱的年纪应该是什么时候?”“那个时候的我在干什么?”……极少数的时间这样的问题会忽然蹦到眼前,大多数时候我会随便找点什么事情做,哄自己开心,这就有点像小时候,想要一样东西的时候大人总能想办法转移我们的注意力,直到我们忘记。
我原来以为在选择结婚对象方面自己的要求很少,现在看来似乎并不是这样。我不知道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了一个很被动的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有当这个东西出现在我面前时,我知道这不是我要的,或者不是我能要的,然后再做出拒绝的选择。我曾经很坚定地想:“要是二十五岁还不能谈一场恋爱,那么到了结婚的年纪就踏实地找个‘合适’的人按部就班地继续生活”,后来看到身边的朋友很幸福地结婚生子,自己反而觉得要是真的就这样了实在有些对不起自己——至少一个人不必对任何人强颜欢笑,我只需讨好我自己。关于结婚对象的选择,很多人都认为一定是我们家要求太高所以我才一直单身,实际上,一些具体的要求,比如说,工作、家庭条件,都是父母出于现实状况提出的,毕竟没有哪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得很辛苦,而我个人更注重内在(在外形看得过眼的前提下):相似的学历背景、人生观、价值观,可以彼此接受的兴趣爱好……我想找一个有话聊,而彼此交流又不会累的人……廖一梅曾说:“在我们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我原以为自己能够接受“如果不能互相了解,那么能够彼此尊重也是好的”,现在想想都觉得累,这不是我想要的。
这次的小哥哥倒真的是有话聊又不会觉得累的,但是我又发现了自己的新要求——我想要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男朋友,即便是以结婚为目的的交往也不要从一开始就开着“牛郎织女”的模式啊……(小哥哥单位在岛上,回家要走高速,于情于理也不忍心人家天天跑高速)更何况,我这么慢热的一个人,最后有没有确定的结果给人家都不一定,怎么能浪费人家时间……就这样吧,以后要是能够聊天扯淡自然再好不过,即便形同陌路也怨不得别人(就像小哥哥说的“我能理解”)……
师太说:“女孩子最好的嫁妆是一张名校文凭,千万别靠它吃饭,否则也还是苦死。带着它嫁人,夫家不敢欺侮有学历的媳妇。”我倒没有太看得过眼的文凭,如今攒下的嫁妆不过是每月上交给老妈的月工资三分之二,还有一份稳定又不算出众的工作。还有,幽默风趣勤劳善良的老妈,睿智善良坚强隐忍的老爹,还有受到他们优良品质熏陶的我的性格……我希望能有那么一天,我会遇到一个人,恰好符合所有“标准”,或者说,出现那么一个人,我愿意为了他改变我的标准,我们能够心甘情愿地彼此迁就,哪怕是为了对方需要打磨自己的棱角也会甘之如饴。
我希望那一天快点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