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书评周刊》的公众号在四月六日登出作者涂涂的文章《留下还是离开,这不是一个问题》。作者卖了自己北京的房子,辞去主编的工作,搬家去了大理,见识大增。大理有各种探索新教育方式的学校,有多元丰富的价值观,对应各种不同的人。
这里的一个小村庄住着17个国家的人。这里的人特立独行,令人感到惊奇。比如晚上有新搬来的邻居敲门,说你们家放的音乐怎么这么好听。然后感叹大理和北上广一样,需要的不是逃离,而是认真的生活。作者历数在大理生活的美好事情,来北京和离开北京,都是因为向往真正的生活。
作者最后总结:
留下也好,离开也罢,你真正需要的,是按照自己的心意做出真正的选择,只要你不被任何外在判断绑架,选择了真诚的生活,你就不会后悔。在北京,在大理,在路上,都一样。
这些大理的信息,确实让人心驰神往。最后一段话很精彩,换句话说,摆脱外在的束缚,追寻内心的声音,沉浸于真正的生活。
然而我们需要警惕,阅读这种精彩的文字,更易失去自己的思考。从文章的叙述来看,作者在北京生活了20年,书评周刊工作了13年,卖了北京的一套住房,个人经济条件不错,拥有足够的资本搬去大理,过上自在的生活。
这个前提,至关重要。没有生存,哪有生活?一个人首先是生存,然后才谈生活。作者做着独立出版人的工作,一份擅长的工作,延续着北京的经验,而大理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工业很少,就业面狭窄。没有足够的经济收入和擅长的工作很难在大理这样的地方立足。
我们放弃改变自己的生活,同样不可取。一般人无法搬到大理,仍然可以改变生活的某一方面,提高生活的品质,这也是一种改变。普通人无法改变整体的生活,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那是不太存在问题的。但是,人长期生活在一种环境中,缺乏其他信息的刺激,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僵化自己的认识,以至于换了环境,观念几乎不变。意大利电影《天堂电影院》有一句台词: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就会以为那里是世界的中心。把一个地方当做世界的中心,就是认识僵化的表现。
我想起《庄子》的秋水故事。
秋水按时而来,众多河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流水汹涌,两岸和水中小洲连牛马都无法分辨。在这时,河伯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之美皆在自己这里。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到了北海,面朝东边凝视,不见大海的尽头。
于是河伯变了脸色,面对海神慨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说了许多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了。况且我还曾听过孔子懂得的东西太少,轻视伯夷的高义的话语,开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样的浩淼博大,我要不是来到你的门前,真危险了,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之人的耻笑。”
故事中的河伯极具自知之明,随着环境的改变,更新自己的认识。人观念的变化经常落后于时代的变化,有人向买衣服的人说:“落后的不是衣服,而是你的思想”。观念常常是滞后的。
不久前,我在淘宝上浏览索尼耳机,看评论时,一个人买了无线降噪耳机,价格1799元,这个工作的人说买了索尼耳机,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一般人一看,买个耳机价钱这么高,值得吗?从提高生活品质的角度想想,这个人是对的。
试想,有人过年打麻将输了几千不算事,有人旅游花费几千也觉得正常,有人一年抽烟花了几千没有问题,有人花钱买个价高的耳机就是问题?前几件事司空见惯,一般人也就习惯了,买价高的耳机见得少,引起非议。
实际上,事情不同,本质上都是消费。这个人也属于工作的人,能够自食其力,消费建立在自己的生存基础上,既不妨碍他人,也不危害社会。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就不合适。同理,让一个只有工作的人搬到大理生活,也不现实。
在时下焦虑的氛围中,个人建立在自己的生存能力上,去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不失为一个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