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同事聊天聊到同性恋的话题,问题很简单:你能接受同性恋吗?如果将来你的子女是同性恋你怎么办?最后结果是我同事大多都是能接受,且如果子女是,也愿意尊重的。我同事都是九五后,最大的就是我九五年,最小的九八,差别不过三岁,且都是本科或者有出国留学经历,文化和思想观念还算有层次。但并不是说年轻、文化、思想开放的人就普遍认同同性,我身边也有不少接受不了或者反感的人。但就我个人而言,我对同性恋的态度几乎与这些都无关,我愿意理解和尊重,最早是源于对一个朋友的同情。我高考失利后选择复读,当时整个人状态很低落,也很抑郁,来到新班级后也是格格不入,一个人坐在最后排连话都不多说。与我同样状态的是坐我前桌的小冉,不过我并不关心她。直到一次课上,因为我没有练习册而凑上前去与小冉同桌。我们相互惊喜,原来彼此眼里“冷漠孤傲不合群”的人是这样的好相处,于是我和小冉成了朋友。那以后我才注意到,原来小冉的“不合群”与我的拒绝融入群体是不同的,她可以说是被全班隔离抛弃的状态,她的“不合群”是被动的,她的“冷漠孤傲”里是带着委屈的。后来一个初冬的下午,我和她在下午大课间时在操场聊天,正好那段时间真的郁闷的要死,急需找人倾诉,而她显然也是憋屈久了的,所以二人一开口就停不下来,就直接旷了后面两节自习课。也是那时我才了解到小冉被孤立的原因,因为她是同性恋。小冉和同寝的小甜关系最好,两人吃饭睡觉上课都在一起,小甜性格温柔,长相甜美,时间长了,小冉对小甜的感情就成了喜欢,甚至越来越喜欢,喜欢到她因为自己的感情而对小甜产生负罪感。最后在一个寒假,她不忍心继续欺骗一直把她当最好朋友的小甜,于是她发了一条短信给小甜,只有简单的几个字:对不起,我喜欢你,不是那种对朋友的喜欢。虽然还是寒假期间,但小冉当时就被同学们在微信QQ里孤立了,等到年后开学时更不必说,别人看她的眼神已经变得嫌恶,甚至发作业时没人愿意碰她的本子……
但是小冉说她不后悔,重来一次她也还是会这样做,她说她不愿意骗自己喜欢的人,只是希望没有吓到她,没有恶心到她。小冉的真诚善良打动了我,我心中对同性原本就不多的排斥感就此消散,况且我知道身边早恋的同学之中,即便是异性之间也未必有这样赤诚的感情。后来继续深聊,我才知道,小冉的同性情结并非天生,而是后天形成。原来小冉的父亲有严重的暴力倾向,经常打骂小冉和她的母亲,而小冉母亲也并非一味忍让的人,即便知道打不过也还是奋勇反击,并伴随着高亢尖锐的尖叫声,所以暴力就成了小冉的心理阴影。后来小冉上小学,她就觉得身边的男同学上房揭瓦的十分讨厌,而女同学则温柔安静,只有和女同学待在一起她才觉得心安,才没有恐惧。久而久之,这种依恋感潜移默化的改变了她,她就变成了所谓的“同性恋”。这就是为什么我能宽容的看待同性恋,因为每个后天形成的同性恋可能都经历了不为人知的痛苦遭遇,小冉经历还算好的,被猥亵强暴改变的大有人在。而天生的更是不必强求,因为本质上来说,人的性向都是正常的,因为繁衍需求才以男女结合为正道。这里我想表达的只是对同性的理解,以及我对感情的态度。其实无论男女、男男、女女,只要是一片赤诚真心,都是值得尊重的;若是心怀猥琐,即便是所谓的正常男女关系,也会被鄙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