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个体的性行为出现了新发展。文章以日本举例。日本正处于人口危机中,甚至进入了“低欲望社会”。这里的人们发明了一系列新名词,来划分那些欲望降低的人群。比如,忙于工作的“食草男”,和父母同居的“单身寄生虫”,沉迷动漫游戏的“御宅族”。文章作者分析,这种现象和日本的色情片文化有很大关系。因为它催生了一种新的性态度和生活方式,“借助网络,一个人自给自足。” 美国很多青少年也受到了色情文化的影响。
文章认为,色情文化的普及带来了一个后果,很多年轻人开始满足于“一个人的性”。旅居日本的美国社会评论员罗兰-凯尔茨说,这一代年轻人发现,现实世界和异性关系并不完美,于是他们开始把现实的欲望,诉诸到虚拟世界的性。这种行为导致他们的性生活正在减少。
第二,建立稳定的感情关系,变得更难了。健康的性行为和稳定的情感关系密不可分。但研究显示,对新一代年轻人来说,建立稳定的感情关系似乎越来越难了。一项关于美国青少年的研究显示:过去,第一次发生身体亲密接触,是大多数美国青少年在高中阶段就经历过的事,如今,已变成大多数高中生没有经历过的事。
《大西洋月刊》把这个现象,归结为父母对孩子各个方面的要求都太高。家长希望他们在学业和个人成长上,能有优异表现。很多年轻人也认同了这种观点,认为“学业事业为主,之后再考虑恋爱”。不过同时,他们也为自己的社交能力感到焦虑。
美国西北大学有一门开设了20 年的“婚姻”课,目的是要教学生更好地应对和处理感情和关系。授课教授亚历山德拉·索罗门说,现在这门课,其实更多的是在对抗学生们日益萎缩的感情生活。
在一次课堂讨论上,一位女生提出,她对于感情关系的迷茫,是从中学时代延续而来的,那时父母不鼓励她恋爱,要把学业放在第一位。到了大学后,这种想法继续延续,她认为自己“要先完成学业、要健身训练,要做这做那……然后才会考虑感情”。但到了30 岁,突然发现自己对感情一无所知,也没人教过她“到底什么是爱情?恋爱是什么样?”
索罗门教授在课堂上总结说,以性开放为噱头的“勾搭文化”,应该有个更准确的描述,就是“缺乏关系的文化”。她解释说,“因为没有社交能力,所以人们勾搭;因为勾搭,人们缺乏社交能力。”
一位教育学家也提醒,情感关系的建立和性生活的经营都需要学习。它不仅包括调情、接吻、性行为,还包括如何处理心碎和失望,如何重建对情感关系的信心。
第三,约会软件创造出来的其实是假象。如今,大量约会软件的出现,让人们觉得恋爱、或者发生亲密行为更容易了。事实上,它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有效。文章说,当人们对约会软件感到失望、转而尝试到现实生活中认识伴侣时,会发现,建立一段感情关系可没那么简单。作者以美国交友软件Tinder( [ˈtɪndɚ] ) 为例,用户会在这个软件上,以手势划动向右或向左,来表示喜欢或不喜欢另外的用户。数据显示,Tinder软件每天有16 亿次划动屏幕的行为,但只有2600万个配对成功的数据。而且,在这些配对成功的人里,真正发展为线下情感关系的比例非常少。在约会软件上,很多人的心态并不严肃。有时就像在玩游戏“连连看”,机械式地对每个人都说“YES”。文章作者表示,这种过于轻松的心态,会让人们在现实中更难进入到严肃的关系中。
第四,焦虑导致欲望衰减。文章认为,年轻人生活中涌现的各种焦虑,也成了欲望衰减的重要原因。一个明显的焦虑是,年轻人变得对自己身体不满意。作者说,“千禧一代是不喜欢裸露的一代”。在美国,年轻人和伴侣同居的卧室中,都出现了独立更衣室的设计,集体浴室不再存在。一方面,人们更加注重隐私;另一方面,人们更加在意,自己裸露的时候看上去会是什么样子。如果自己感觉不够好,就会加剧他们的焦虑,影响他们对情感关系和亲密行为的需求。
第二种焦虑,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中。比如,睡眠质量。有研究表明,有额外睡眠时间的人,会有更高几率的亲密行为。当工作和学业压力大,睡眠时间少,人们对亲密行为的欲望会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