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我们可能都听说过,“不争论是智慧”。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不争论是智慧。当我明白受体这个概念的时候,我就想通了人为什么要争论。
在《伯凡·日知录》里伯凡老师讲过,所谓争论,其实是像一个很荒诞的研讨会,每个人手里拿着一本书,书的封面都是一样的。但是,大家看的页码是不一样的。或者,干脆说表面上是同一本书,但完全是不同的版本,不同的人写的,只不过是名称相同。所谓争论,就是大家就同一个话题,每个人带着完全不同的视角在进行激烈的观点冲突。这种表面的激烈背后,实际上根本没有任何的交集,没有任何关注的焦点。所以,争论好多时候其实是个闹剧。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说跟某人说话是对牛弹琴,跟谁说话是鸡同鸭讲,其实背后都有一个很关键的词,就是受体。
“这届员工不行”
上司骂下属,下属抱怨上司,可能都会说到一句话,“他怎么会那么认为呢?”“他怎么会连这个事都意识不到呢?”双方都认为对方的观点、视角和思路是匪夷所思的。原因是你自己觉得好的东西,在对方那里没有受体。或者说你自己觉得没有什么不好的东西,在对方那里头会形成一个非常负面的结果。
“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常常出现。上一代的人为什么会觉得下一代的人不行,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上一代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价值观,他已经明确地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而下一代的人则完全不认同这个价值观,所以他就会认为是一代不如一代。
领导要生气了以后,会觉得这届员工不行;他推出一个产品以后,他会觉得这届客户不行。我这么好的东西,你怎么会不认呢?他会显得很无辜的样子。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受体和对方的受体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狱中书简》的里头有一篇文章叫《论蠢人》,作者有一个观点认为, 与蠢人争论既无用又危险。你所觉得的好他完全不觉得好,你所觉得的坏,他认为非常的好。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骂人的方式,某些人对某些事情如蝇逐臭,像苍蝇来追逐那个很肮脏的东西。原因是你如果站在人类角度,那是一件很恶心的事情。但是,对于苍蝇来说不是,这个看法的冲突就在于受体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