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没有开脱理由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贪官总是惊人相象。重庆市规划局原副局长梁晓琦在东窗事发之后,也像其他已经作出“深刻剖析”的贪官一样,为自己寻找了嗜贪理由。作为一代有文化的“资深”贪官,他谈出了一条重要并能引起人们认同和共鸣的体会:“我没有理由为自己开脱”。的确如此,腐败是没有开脱理由的。

        为腐败找寻理由,是腐败者共有心理,亦是至今仍在偶腐、轻腐和腐而不败者的精神依靠。制度和道德没有要求腐败,相反,它们从来都是一致地反对和谴责。而腐败几乎都是自发和主动的,"被迫腐败"只是可怜的托辞。把自主腐败的原因归结于某些客观的条件,归结于制度不严、学习不紧,甚至与"尽孝、扶贫、博爱"挂起钩来,让人匪夷所思,听起来冠冕堂皇,实则是赤裸裸的强盗逻辑。

        腐败是文化的颓废,来自于精神的卑贱和物质的贫困。人类生活的境界无外乎精神上的愉悦和感官上的愉快,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要和起码的道德要求之后,不加强价值标准建设和促进精神回归,很容易让人在模糊状态中迷失本性与方向。近年来媒体公布腐败案件显示的“高学历、高层次、高数额”标志十分抢眼,让群众闻之咂舌,显示出腐败不仅仅是制度与学习的问题。古往今来清正廉洁的典范,找寻的是不贪腐的理由和办法,子罕以不贪为宝,羊续悬鱼、苏琼悬瓜将送礼者拒之门外,他们能够成为名耀史册、光照千秋的反贪文化的精神引领者,既在于有拒贪腐的有效办法,更在于有不贪腐的思想境界。

        减少与根治腐败,制度和人是两个根本因素,而人是关键因素。改进制度让人不能,保持高压让人不敢,着眼点在治标。确立适合时代发展的价值标准和体系,树立和倡导新时代的价值道德典型,加强反贪腐文化建设,让人不想,立足点在治本。腐败不是经济繁荣和物质丰富惹的祸,在腐败已然成为一种公害的今天,需要从制度的外在和文化的内在两个方面标本兼治,把当前弱化的“治本”强起来,从而升华人们的精神境界,让人不想贪腐,让贪腐为人不耻。

        当一个人能理智地看到自己最终的结局时,那么,他会将财产看得很淡,会将他死后的名声看得很重;会将他手中的权力看得很淡,会将他所能为群众带去的利益看得很重;会将美貌看得很淡,会将美德看得很重。如是,梁晓琦们就无须努力地去为自己找寻理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好像是莫言说过这样的话,自己能成为作家是因为自己那个年代别的娱乐活动可以消遣,只有读书。如果他们那个年代有网络有歌...
    0ed5831d916d阅读 1,404评论 0 1
  • 星期天,小兔子去公园玩。公园里有很多花,五颜六色的。突然,天空下起了大雨,小兔子看见树下有很多长的很大的香菇...
    郭宪阅读 1,170评论 0 0
  • 天气越来越热了,夏天来到的时候,又是一年说再见的时候,毕业来的时候,每一个小朋友都将进入新的阶段。 学士...
    麦乐迪阅读 1,469评论 0 0
  • 在校园的操场上,同学们在锻炼身体,他们有的在跑步,有的在立定跳远,还有的在拉伸。 那正在跑步的班...
    红颜为君醉_7d2f阅读 1,072评论 0 0
  • 对于挡风玻璃和公交车窗上的小黑点,你可能没想那么多。难道它们除了装饰,就没有其他作用了吗? 来自Jalopnik....
    文译世界阅读 2,286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