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却只剩下了我们
28日去看了电影的首映,这是一生中第一次去电影院看的第一部电影,同时它也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我喜欢的那个人在南昌,而我却在济南,相隔一千零四十五公里,所以我们只能约定在同一天的同一时刻一起去电影院,虽然没有在彼此的身旁,但是却一起看了相同的电影。
刚去的时候切实挺尴尬的,毕竟的自己一个人去,周围的人要么是情侣,要么是朋友,之后我和她都是一个人去的,所以在影院外面候场的时候只能一直打电话聊天。
刚开始看的时候并没有多大的感觉,只是觉得我们这样是留一个纪念,一个意义。可是随着影片的循序渐进才慢慢发现,里面好多情节都戳中了泪点。当小晓离开的时候,见清追着小晓出去,一直到地铁站,看着地铁里的小晓越走越远,而见清却什么也没有说的时候,我前后左右的人就开始啜泣了。
无论是一个电影还是一首歌,做怕的就是懂得里面的意思。当我们开始懂得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的眼泪决堤的时候。爱一个人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忘记一个自己最爱的却不能在一起的人。因为这个人已经在自己的心里种下了种子,并且深深的扎了根,如果硬要把它拔出来,那么心一定会像刀割一样痛。
记得朋友林的经历和影片中的见清和小晓很相似,2014年高中,他追了一年才追到雪的。他追到雪的那一年是2015年,我们高二。青春的情愫刚萌芽的我们,对待爱情就像是天使的礼物一样,总是会小心翼翼的珍藏在心里,所以那个时候的林和雪,就像是一对天使的翅膀,走到哪儿都形影不离,还好那时我们的班主任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年轻学长,大不了我们几岁,所以只要不影响学习,他就会装作没看见一样,只是迫于年长的老教师的压力之下,他才会说几句。
就这样,他们约定要考同一个大学,要在同一个城市工作,所有的未来都已经计划好了,以为这一生注定的人就是彼此。
2016年夏天,我们高考了。最后命运好像开了一个玩笑,让我们都在他的玩笑里受了罪。我们关系很好的几个朋友都各奔东西了,有的没考上去了北上广打工,有的去了专科院校,从此都只是偶尔联系一下。
林和雪也是一样,林来到了北方,而雪却去了南方,从此就被一千多公里的路程给阻挡住了。就像我和她一样,我们都离对方太远了。可是距离往往是最残酷的存在,就这样,大一刚开学,他们就分开了,因为距离,因为不理解,因为争吵。自从高中毕业之后,林和雪似乎除了在网上视频,好像都没有去见过对方,因为这样,所以才会分开。
于是我又想到了我们,虽然距离远,却还好吧!记得去年元旦的时候,坐了十八个小时的火车,只是为了陪她过一个生日,那种感觉,即使是累也会觉得很幸福。
电影里说: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只是没有了我们。而我觉得,只要我们彼此妥协一点,也许当我们什么都有的时候,还可以看着那个最爱的人拥你入怀。
无论是感人的故事,还是平凡的故事,只有我们身临其境才会发现,所有的故事都是与我们有关的。
珍惜的人,相爱的人,愿经年之后还可以牵着彼此的手,看日出日落,潮起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