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们每天在手机上花费许多时间,看小说,看电影,听音乐,打游戏。对于女生而言最爱看的便是青春校园偶像剧。
女生是感性动物,她们很少理性思考。正如《匆匆那年》方茴含蓄内敛,安静优雅,执着的爱着陈寻,而陈寻为了能让方茴看到球场上的他,故意反穿校服,为了能和方茴上同一所大学,他故意放弃一道十三分的大学,我们渴望这样的爱情,纯洁而又美好花季少女正思春,想像着,憧憬着这样的高中乃至大学生活,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高中的我们,真的有方茴陈寻那恬静唯美的爱情吗?每个人都在为了考上一所心仪的大学,拼命努力刷题刷到泪奔,鏖战到午夜,而教导主任则每天游走于操场和监控室,让“地下情”无处躲藏,我们渴望着大学有甜甜的爱情 ,可是大学又会是我们想象中的吗
步入大学,有的是扫不完的二维码,回复不完的收到,还有眼睛离不开手机的我们,青春偶像剧中的虚无,转递的是少年时代对爱情的追逐,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我们不能因为现实生活和心中所向的差距而放弃努力学习,
是青春偶像剧,欺骗我们,让我们以为考上理想的大学就能过上影视剧中的生活,强烈的落差感 让我们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我们要在娱乐中寻求真实的自我,在迷茫无助中,寻求属于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