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经犹豫,终于决定自驾去呼和浩特。初秋出发,宜昌满城桂香,漫长的旅途从一碗巴东清汤羊肉面开始,清淡却不平淡。
湖北襄阳
开车直奔襄阳,寻味宜城大虾,宜城小龙虾接近于卤,浓油赤酱,麻辣鲜香。扒开虾头,里面满满的虾黄,嘬一口满嘴留香,搭配大虾的,除了浓香的筒子骨,还有本地特色干煸盘鳝,外酥里嫩,滋味入骨!
河南洛阳
吃完午饭,带着朋友赠送的黄酒出发,便下襄阳向洛阳。一路上酒香荡漾,甜糯的酒香熏人欲醉。到达洛阳,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在小巷里寻找水席。洛阳水席始于唐代,到现在已经有 1000 多年的历史了,是我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宴之一。它和牡丹花会、龙门石窟一起被称为洛阳三绝。可惜我们人少,吃不了太多,无法体会8个凉菜16个热菜流水般上菜的热闹了。水席热菜皆有“汤汤水水”,碗碗都勾芡,除了燕菜,其他的连汤肉片、焦炸丸、蜜汁红薯啥的口感都不怎么样,能吃出浓浓的胡椒和味精味儿,整体挺失望的。
不过第二天早上的牛肉汤倒给了我一份惊喜,汤色浓白,大片薄牛肉配上大葱芫荽,热气腾腾香气扑鼻。洛阳牛肉汤号称“甜汤” ,是不加盐的,能更好体现原汤的鲜。当地人一般都是先喝半碗“甜汤”,然后再往汤中加盐加饼丝开吃。不过这“甜”,咱可消受不起,赶紧加盐加醋加胡椒,鲜!
山西榆次
到达山西,气温明显下降,来一锅羊杂割,暖胃暖身。羊杂割,就是羊杂碎,主料分为三红三白,三红是指羊心、羊肝、羊肺三种红色的脏器食材,切片。三白,是指处理过颜色发白的羊肠、羊肚、羊头肉,切丝。 提味的材料讲究“三味”,指的是香菜末、大葱和食盐。当然有些地方还会加入葱花、胡椒粉、蒜末和山西必不可少的老陈醋。羊骨熬汤,将羊杂兑入汤中,原汁原汤,醇厚诱人。
榆次的早点挺有特点,豆子粥、丸子汤,配上煎饼,分量特足,碗大得让外地人大开眼界。
山西大同
夜抵大同,气温骤降到零下6度,寒风呼啸,透骨冰凉。冒着寒冷,寻到了当地有名的驴肉馆,4个人点了三斤驴肉,当地人真是实诚,2斤熬汤1斤凉拌,全是扎扎实实的肉,没有一点点配菜,汤用药材熬制,据说可以补肾,不过有点过于清淡了,把我们撑得头都晕了。
山西最有特色的应该是各种面食了。刀削面、莜面鱼鱼、猫耳朵、贴尖、泯尖,油泼面等,都是在面条本身的形状和面团的软硬程度上下功夫,面条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在山西吃面必须得配上蒜,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蒜,辛辣,解腻,搭配上面的香气与淀粉的醇厚,相得益彰。要是再配上一口玫瑰汾酒,那可真是美滋滋了。
内蒙呼和浩特
进入呼和浩特,颇为意外。原以为是一个落后的城市,没想到眼前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规格和气质都和武昌颇为相似。不同的是,呼市没有桂香,大街小巷弥漫的是淡淡的羊肉香。在呼市老同学的带领下,我们把内蒙羊吃了个彻彻底底。
稍麦,早晨的稍麦馆是最有老内蒙味儿的。要半斤刚出笼的稍麦,皮薄馅大,半透明的稍麦皮映出里面的羊肉大葱馅,老陈醋和油炸辣椒面在小碟子里拌好。筷子夹住稍麦的花褶轻轻提起,放到碟子里蘸好小料,轻轻一口下去,里面的羊肉汁和油顺着筷子滴下去。辣椒和醋的酸辣香,羊肉香,稍麦皮的韧劲在嘴里混合起来。来一口刚腌好的烂腌菜解腻,抿一口刚沏好的热砖茶化油,在内蒙寒冷的早晨里无比满足!
讲究的内蒙人吃羊,要吃阴山山脉的羊,再讲究的会买锡盟羊,锡林郭勒和巴林左旗的,内蒙羊肉给人最直接的感觉就是没有膻味,肥而不腻,感觉已经不是羊肉了,非常的糯,有点发黏,还带着一点点奶香。简单水煮就好,一咬一口,除了香,完全没有成丝成绺的感觉。如果香煎或烤制,奶味更重,油脂爆破的时候充斥在整个口腔,肉香四溢,妙不可言。
呼市的小食也很有特点。黄米凉糕,下面是白凌凌的江米,中间夹着红枣和葡萄干,最上层则是金灿灿的黄米。蘸一点桂花蜜,冰冰凉凉香香甜甜。
莜面,就是莜麦磨的粉。它还有一个名字叫“裸燕麦”,营养价值高且升糖负荷低,口感非常劲道,浇上汤汁,拌上佐料,口感独特。不过,内蒙的莜面饺子真是大呀!
焖面,应该是山西和内蒙等地区独有的一种面食。先炒酱汁,之后将面扑在酱汁上面,盖锅盖去焖。将酱汁牢牢锁在面上,并且不干不腻,配上蒜,香辣可口。
油炸糕和胡油饼,三十里饼四十里糕,就是说吃了胡油饼可以走30里山路,要是吃油炸糕的话走40里都没问题,就这份量,老话诚不欺我。
湖北宜昌
再外十几天,最想念的还是大米饭和小青菜,最美的还是家常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