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唐胞苷
1.
家,应是我们遮风挡雨的地方,更应是我们身心安全的避难所,而家人应该是可以和我们同甘苦共患难的那些人。
生病的这几年,我看到了很多家庭因我们生的这个大病而闹得“鸡犬不宁”,亦或是心力交瘁。因为这个熬人的病,不但要花费钱财,更消耗时间和精力,使得很多家属筋疲力尽。
你看病房里整天陪护的家人,各个面容憔悴,吃不好,睡不好的,如果病情不稳定的,更是整天提心吊胆的。
而这,就是一家人应该做的,并应该承受的。
家属的偶尔抱怨和发脾气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的内心都是想生病的家人快些好起来。就像那些需要24小时陪护病人的家属,病人化疗没胃口,吃不下什么东西,家属就会气的发火,而这是一种着急病人吃不下的火,担心病人身体的火,家人都可以理解。
2.
而真正为了钱的事,或治病的事,与病人发脾气的也有不少,一家人在同甘时总是开心的,而在患难时却是很多人不愿意的。
我认识的一个病友,70多岁了,患的是淋巴瘤,有两个女儿,住院期间,没见到过她们来看看老妈。她们不来看也就算了,老妈要用自己的钱买自费药给自己看病,她们还不同意,意思是:你这么大岁数了,用医保里面的药看看就算了,自费药太贵了,担心老妈死后分到的钱就少了,这样自私的儿女也真是少有。
当然,儿女的大多想法和做法,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一定影响,但已经为人父母的他们,不知该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
生过病的人都知道,家人对病人的照顾、鼓励和支持对身体的恢复起着很大的作用。
如果每天见到兄弟姐妹来照看自己,或想着老公和子女能来关心自己,心情自然会舒畅,这是内在力量的来源,也是一家人的力量。
3.
在这19次的化疗中,我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在医院,因为家里姐姐和老妈来上海一趟不容易,我在前面的文章也说过,不愿意年纪大的老妈来照看自己,也不想麻烦已经成家的姐姐,最重要的是,我自己一个人能行。
这也是矛盾的心理:既想着家里人来照看自己,又想着家里人也有自己的生活,不愿意麻烦。但是,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时时地交流早已不是问题,随时的关心也起到很大的安慰作用。
每次住院期间,我姐姐每天会电话询问,或微信问候,或视频关心,一家人就是这样,他们会在心里时刻惦念着你。
只是有的一家人不愿意去关心家庭其他成员,因为他们只想着自己。比如,病友中,亲妹妹很少关心患病的姐姐;老公很少照顾患病的老婆;父母很少看望病重的女儿;等等,这样的事情有很多,这也是为什么我说“不大的病房却是偌大社会的缩影”,里面的世态炎凉,人间冷暖尽显其中。
4.
幸运的是,医院的病房中,我看到了血缘外的一家人。
血液科病房中有个“最好儿媳”,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也是病人婆婆的儿媳妇。说她好在于她把婆婆当成亲妈一样照顾(婆婆也是非常好的婆婆,对待儿媳像亲生女儿一样,但不是真心就能换真心),这在我们病友们看来,真是难得。
很多儿媳妇能来医院来看看婆婆都算是好的了,还有些来医院了,不愿意在病房坐着,在病房晃一圈就到外面走廊里待着了;还有些儿媳妇人是来了,不和婆婆交流,一看就是很不情愿地被自家老公拖来的;还有的儿媳妇压根儿不见人影,还有~~
但我说的这个儿媳妇,她把婆婆当做一家人和亲人那样来照顾。为了更好的照顾婆婆,她辞掉了工作(她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毕业生,工作单位很好),她说,“婆婆只有一个,工作单位可以再找”;医生要了解病人情况都是找这个儿媳妇,婆婆用什么药,化疗签字都是儿媳妇办理;每次来医院都带来自己烧的饭菜,而且总是笑脸相迎,看到病房里的其他病人都会微微一笑,以示问候;帮助婆婆擦身,内衣内裤统统洗掉,不嫌弃;陪婆婆聊天,说说贴心话;坐着的时候也不闲着,要么帮婆婆撸撸后背(长时间躺着的病人背疼),要么揉揉小腿,要么整理整理穿着的袜子;更重要的是,你看不到她有任何抱怨情绪。当然,她看起来很疲惫(我的感觉)。
这位血液科“最好儿媳”是我见过中最好的儿媳。很多人的亲生女儿也不过如此,更何况还有很多做不到这么好的女儿。
这才是真正的一家人。虽然婆婆最后还是离开了(听病友说,只有儿媳妇哭的最伤心),但是,我想,婆婆也会放心她的家里人——她的孙子孙女有个好妈妈,她的儿子有个好老婆,她的老公还有个好儿媳,
纵然病魔无情,但家人的温情足以让她安息。
5.
我还见到过真正的一家人。
2014年上半年的一次化疗,病房中新来一个初发病人,就住在我隔壁床。我住院的时候,她基本脱离了生命危险(刚来的时候,血小板太低,导致肠胃出血,禁食),可以在床上坐着,并可以吃些稀饭了,状态一天比一天好。
我住进去之后,看出了“人多力量大”的好处,更体会到了一家人的力量。
病友50岁刚出头,是外地人,嫁到上海本地很多年了。老公家有3个兄弟姐妹,她老公最小。她没有很多外地人嫁到上海时遭到排挤的经历,更没有把她当做外人的不悦经历,她老公家一家人都是和和气气的,特别是过年过节的时候,他们总会在病友家聚会,吃喝玩乐,其乐融融,就是一家人。
这次病友生病,因为前面的情况危急,老公的哥哥和女儿,姐姐家的两个女儿主动提出轮班照顾,这是非常难得的。因为很多亲戚能来看看已经很好了,陪夜照顾的,着实不多。特别是老公的哥哥也来陪夜,帮病友端屎端尿的,他说“我们从来没有把弟妹当外人,就当自己妹妹一样”。
这样的一家人,给我们诠释了团结就是力量,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6.
我和阿廉在上海没有亲戚,除了导师一家(我把导师当亲人)。朋友吗?生了这个病朋友就更少了,以前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现在是“酒逢千杯知己少”。但治病的这几年,我倒结识了几个“特殊”的家人。
一位是病友的女儿,她的母亲生了我和一样的病,两年前去世的。但我们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中断,在我后续的住院化疗中,她每次都会来医院看看我,和我聊聊,就像家里的姐姐一样,她还会带些可口的饭菜;
一位是病友,她把我当女儿一样。每次住院(碰到一起时)我们都会聊很多,家里琐碎的事和自己担忧的事,她把我当知心人。去年春节之前,她还特地给我包了1000元钱的红包,说我在上海没有亲人,自己过年用这钱买点好吃的,我非常感动;
一位是病友的老公,她把我当家人一样照顾(主要指吃的方面)。她老婆吃什么我就跟着吃什么,她老公喝什么我就跟着喝什么,我是贴吃贴喝哈。病友老公每天都会带些自己烧好的饭菜,中午给她老婆吃,如果我也在医院,他就会特意多烧些,给我带一份。比如,胃口不好时,我们病人喜欢吃粥,他就会多带一碗给我;烧汤时,也会加些原料给我带一份。这样,每次住院,如果这个病友也在医院,我就开心了,因为我知道,吃的问题不愁了。
正是这些“特殊”的家人,让我们在住院的时候,不是那么寂寞和孤独,而收获更多的是温暖和热情。
7.
家的范围可以扩大,亦可以缩小。
当你把家的范围从自己的小家扩大到父母家,你的心里就会装着父母;当你再把这个家扩大到亲戚家,你的心里就会惦念着兄弟姐妹,七大姑和八大姨;当你再把家扩大到工作单位,你的心里就认为,自己是单位的一分份子;当你再把家扩大到生活的各处,你的心里就会装着更多的人:需要帮助的路人、需要座位的老弱病残、需要给予一个微笑的陌生人……
当你的心里拥有一个“大”的家,你的家就是大的,而家人就不仅仅是自家的人,而是还有很多人。这样,你的内心自然是幸福的。
心有多大,家有多大。
生病的这几年,我非常感念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更感激他们像家人一样给予我的温暖和力量。
这是《一个“白血”公主的真实故事》系列之十六:特殊的缘分让我们成为一家人。
相关链接:
本节完
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