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个中甘苦谁能知?

            作者:段道湍


        童年是一个美丽的梦,充满了甜蜜和乐趣。 童年的春节更像一道彩虹,瑰丽迷人而又令人向往。儿时的我,虽然生活在条件艰苦的农村,但少年不识愁滋味,对过年依然特别期待。

        俗话说,宁省一年,不省一节。镜头拉伸到上世纪最苦的六十年代,尽管当时农村生活十分困难,但父辈们对过年从不含糊,就像彩排一场盛况空前的传统游戏,家家户户积极参与,人人粉墨登场,不需要导演,年年程序不变,穷也过年,富也过年。就连那些生活特別困窘的家庭,即便倾尽所有,也在所不惜。

        而在这场游戏中,主角永远是未成年的儿女,享受快乐的也永远是他们,观众则一成不变的是三亲五邻。他们一般都是通过看小孩子们手里端的,身上穿的和腰里揣的这“老三样”,来评判其家庭日子过得如何。

        若你家孩子端的饭碗里是白馍和肉菜,身上穿的是“洋布”而不是“土布”衣裳,腰里揣着成攥的“花花票子”(一毛二毛的纸币),证明日子过得殷实,就会被人啧啧称赞。反之,就可能被人耻笑。那这个春节就算白忙乎了,不仅孩子们不高兴,家长也很没面子。

        过年的大幕,是从进入农历腊月而徐徐拉开的。首先是把珍藏一年舍不得吃的小麦,拿出来磨成白面,再赶集去割肉、买鞭炮和置办其它年货,缝补浆洗和赶制全家人的穿戴;腊月二十三祭灶过后,开始蒸馍、烙饼、炸油条和烹制年菜等,直到年三十包完最后一个饺子,再贴上迎春对联,所有节前准备才算完毕。一家人都沉浸在过年的氛围之中,恭候新年的到来。

        从阴历正月初一到十五,是过年的高潮,也是孩子们最为开心和记忆犹新的时刻。从这一天开始,孩子们不仅吃的好穿的暖,还有零花钱和尊严(旧时过年父母不能打骂体罚孩子)。但对父母亲来说,也是最吃紧的日子,辛辛苦苦准备的哪些看似丰盛的年菜,经不住自家一群孩子风卷残云般地大扫荡,仅几天工夫便所剩无几,往往是年节还没过去,日子便又回到了从前。

        童年的春节,在带给我快乐,伴我成长的同时,也给我留下了许多晦涩的记忆,至今挥之不去。在那样艰苦的年代,过年就是过关,真可谓是苦中作乐。

        首先,要过的是吃喝关。为了春节孩子们能吃上好饭,农村大多数家庭,不得不勒紧裤带,一整年都要忍饥挨饿,一日三餐,顿顿红薯佐以杂粮野菜充饥。那时农业生产力低下,特别是小麦,除了上交公粮之外,生产队分给每个人头仅有30多斤,遇到灾荒分得更少。因此,母亲对白面把的很紧,除了照顾有病的父亲和来客招待外,白面馍饭则成了我向往的奢侈品;“仨月不知肉滋味”,更是司空见惯。

        其次,要过的是穿戴关。那时虽然国家也有布匹供应,而且穿着结实美观,价格也不算贵。但生产数量有限,凭票供应。而对于捉襟见肘的农村家庭来说,那些“洋布”衣服,只属于在外边工作或在家乡有头脸的人才配穿着,小孩子们只有空想和羡慕的份。当时在我家也是如此,除父亲和已长大成人的哥姐有资格穿“洋布”衣服外,其他人的衣帽鞋袜,主要靠母亲手工制作。大量繁重的强体力劳动,集母亲于一身,昼夜不能安息,不仅熬红了眼睛,还曾一度十分虚弱。后来大嫂过门加入其中,情况才有所缓解。

        即便如此,母亲还是从秋收后就着手准备。先是把棉花纺成线,然后再经过织布、染色、剪裁和缝制等多道工序,最后赶在过春节前,全部准备完毕。虽然那时我家的日子过得还算殷实,但我们每年也仅有这一身新衣服。到了春天,母亲把衣服里的棉花掏出来,做成夹袄继续穿,夏天再把里边的衬子拿掉接着穿,直到最后烂得不能上身为止,但仍舍不得扔掉,由母亲做成鞋子给我们穿。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没有丝毫的浪费。

        最后,也是最难过的一关,就是全家人的花销。那时过年的开销主要是买肉,撕布做衣服、鞋帽和给孩子们过年的压岁钱等。虽开销不算大,每家有百十元钱(仅相当于现在一瓶茅台酒的价格),就能过个丰盛的春节。但当时收入来源极为有限,一个壮年劳动力出勤一天,仅有八分到一角钱的收入,一年算下来进账了了,而且政府还明令规定,不得搞家庭副业,试想集攥足够的钱来过节,谈何容易?所以,为了让这个节过得体面一些,有的家庭不惜用贱卖粮食换钱,导致节后不久,家庭出现粮荒,生活无以为继,又得靠东拼西借度日。有的家庭实在揭不开锅了,就以走“远们亲戚”为名,或全家老小或老人带着孙子外出讨饭,才勉强度过了那些“青黄不接”的日子。如今回想起来,仍有几分凄楚,其中苦辣酸甜,只有过来的人才能品出滋味。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时至猪年春节即将来临,写下这些真实而又粗浅的文字,不是为了自揭疮疤,而是为了启迪后人,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用理智、节俭而又不失大方的理念,感恩父母,关爱子女及身边的人,过一个既休闲浪漫而又温馨舒心的传统节日。当是作者的真心和真实用意吧。

                 

                  2019年1月11日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活动传送门: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62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3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24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6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80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9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4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78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6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5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271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03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周末去逛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摆满了各种新年必备的物品,崭新的碗碟,大红的灯笼,中国结等挂饰,各种糖果,零食大礼包都...
    蝴蝶花间舞阅读 1,644评论 30 73
  • 随时记录自己的想法 观察每天看到的人事物 增加表达的内容 写日记 声音日记 刻画细节和冲突 带来什么感受和启发 实...
    polo的简书阅读 172评论 0 0
  • 1 因为忙于工作,各地不停的跑,年关了,终于闲暇下来,问候一下平日里生疏掉的盆友:新年到了,有空聚聚。 三五好友,...
    静心静俪阅读 233评论 2 2
  • 用正则吧: 限制只能填写数字及 . maxlength 指 字符数最多为多少 限制只能添加正整数
    geeooooz阅读 18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