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点,歇会儿。”
身穿红色溯溪服的一位女士低头说。
正在呼哧呼哧喘气的金毛耷拉着头,甩了甩身上的水,停下脚步。
暑假的一个下午,就在我们准备进入蝴蝶谷时,这位带着爱狗出来玩耍的女士刚刚溯溪完,准备去营地的帐篷下喝口冷饮,等待太阳下山。
夜幕低垂,凉风习习,这份来自山谷的馈赠,为身处烈日焗炉下的上班族所向往。
“ 占领消费者的心智 ”
这句为各行各业所熟用的营销学口号,通过一个个充满浪漫色彩的短视频精准推送到996上班族的手机屏前。
这是所谓“网红”目的地吸睛的惯常做法,让上班族们将户外乡野想象成“避世田园”。
如果不是看到这条有些透支的金毛,不常户外运动的人或许以为所谓的溯溪,大概只是在浅浅的小溪水边走走,不费力气。
然而这般亲近大自然的体验,必然需要付出体力和汗水,不太“舒服”,甚至有被小动物“亲一口”的危险。
“喜欢的人会很喜欢。”
这是清远融创由心谷给人的第一印象。
趣墅度假集团创始人兼CEO余旭日正式进驻该项目不到半年,民宿托管、营地运营、活动策划,一系列的打法旨在为存量地产注入文旅内容。
在刚刚过去的暑假,清远趣墅融创溪谷秘境酒店不失人气,一众带娃的家长们愿意花上千元入住在这个清远山间的“民宿”中。
实不相瞒,这家酒店的外观并不起眼,灰色外墙加之毫无特色的建筑设计,与时下夺人眼球的“网红”民宿相去甚远。然而OTA上过百条住客评价中,不乏对活动体验的褒赞。
如何将不起眼的酒店配置卖到近千元,趣墅的运营经验或许值得进一步探究
千元一晚,卖的远不止房间
当露营成风,各种形式的类露营产品充斥着市场。
最常见的是已经搭建好天幕的营地,人们只需要点一份烧烤套餐,就可以简单享受户外野餐的乐趣。
这种不费劲的露营在珠三角周边城市的度假目的地蔚然成风。
位于清远融创由心谷旁的露营地同样如此。天幕下备好了桌椅,以及水果、点心、汽水、下午茶等等,除此之外,不定期组织的植物拓染课程以及各类互动体验活动亦能解放家长,让孩子们玩得尽兴。
“旅游就是从你活腻的地方去到一个别人活腻的地方,寻找不同。”余旭日对旅游的理解令其试图在珠三角城市周边尽量找到新鲜的玩法,以满足疫情之下广东游客暂时未能远游但仍然需要出游的需求。
“我们将空间变成‘空间+X’,注重内容,在地人文自然旅游资源的结合。”由此形成宿+旅+农+营的新模式,让体验变得不同于日常出游。
特别是后疫情时代,人们更偏向户外、郊野的体验。“特别对城市的小朋友来说,郊野能给他们独特的体验。”
在余旭日看来,对孩子的教育回归到自然,体验在城市里没有的生活,这是不少家庭的选择。
于是,在现有酒店物业的硬件配套基础上,尽可能依托笔架山溪谷、水库等自然资源,做涵盖户外露营、溯溪等运动体验项目在内的产品包,让游客觉得物有所值。
这种做法实际上与旅行社的策划如出一辙。
创建趣墅之前,余旭日在广东本土旅行社打拼近十年,对广东游客市场颇为熟悉。高性价比,是出游者衡量线路产品优劣的主要标准。
“用八百到一千的价格就可以体验两天一夜的迷你夏令营,比平常几千的夏令营性价比高。”
在余旭日看来,要在广东市场做出旅游“爆款”,核心旅游资源、住宿配套和性价比高的产品组合,缺一不可。
文旅地产,从资源导向到产品导向
在旅游资源较为集中的清远,距离广州城区百余公里,近70%的森林覆盖率,620多个旅游资源单体,38个国家3A级以上的旅游景区,被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后花园”。
“清波流远 清远不远”,《清远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21-2035)》明确了清远的形象定位,强调一城引领——依托清城区、清新区自然山水资源特色,以建设“山水休闲城”为理念,承接广州生活功能,最终将城区打造成为和谐宜居宜游国际一流的全域化山水休闲旅游城。
这一定位为已经进驻和即将进驻的旅游项目提出了新的方向,特别是“承接广州生活功能”,显然不是简单的旅游观光项目可以满足的,亦不是一两家民宿可以支撑的。
文旅地产,是难以回避的发展选择。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文旅地产已经逐渐从资源导向向产品导向转变,从标准化产品向个性化差异化产品转变,市场逐步走向细分化和垂直化。
于趣墅而言,清远项目有别于三十多个在粤的其他项目。“这是一个新的赛道,从民宿到乡村文旅综合体。”余旭日认为,现在国内的房地产面临着结构性调整。
“未来旅游地产的机会,是运营的结构性机会,未来国内会涌现出大量资产运营的公司。”他预计,未来旅游地产的发展一定是运营结合的赛道,有别于过去“卖羊头挂狗肉”的局面。
然而,是不是开辟几个露营营地、开办几场家庭派对或是几堂研学课程就可以赋予乡村文旅综合体“血肉”?余旭日坦言,还有待一段时期的投入与摸索。“慢工出细活。”
【记者】周人果
【实习生】易缃琬
【拍摄】张迪
【剪辑】周鑫宇
【设计】郑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