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之《寻西山隐者不遇》
丘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丘为,苏州嘉兴人。事继母孝,常有灵芝生于堂下。累官太子右庶子,时年八十余而母无恙。给奉禄之半,初还乡,县令谒之。为侯门磬折,令坐乃拜,里胥立庭下,既出乃敢坐。经县署降马而趋,卒年九十六。
茅茨:《史记》:“尧舜采椽不斫,茅茨不翦。”注:“茅茨,茅盖屋也。”
巾车:《左传》:“子产曰:‘文公之为盟主也,诸侯宾至,车马有所,巾车脂辖。’”按:《周礼》“巾车”注:巾,犹衣也。巾车,车官之长。孔子《息陬操》:车巾命驾,将适唐都。
柴车:《高士传》:“何点常蹑草屩,乘柴车。”江淹《拟陶诗》:“日暮巾柴车。”
差池:《诗》:“燕燕于飞,差池其羽。”注:“差池,不齐之貌。”《左传》:“谓我敝邑,迩在晋国。譬诸草木,吾臭味也,而何敢差池?”
仰止:《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兴尽:《语林》:”王子猷居山阴,大雪,夜眠觉,开室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溪,即便夜乘轻船就戴,经宿方至,既造门,不前便返。人问其故,子猷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丘为是一个孝子,所以古代一些文献里就会把这种孝子的故事神化一点。就像王祥卧冰求鲤,冰层自己开了一样,传说丘为早年,灵芝因为他孝顺就跑到他家长。这当然是民间的传说,不足为信了。
这首诗是不是感觉题目很熟悉啊?它与我们小时候学的《寻隐者不遇》就差两个字,内容也是寻访隐士没有碰到对方。
第一二句写寻访隐者的路程,说明隐者住在非常高的山顶上,从山下上去有三十里路,隐者远离尘世,在那里做了一个茅屋。第三四句写到达地点,但没有仆人来开门,从外面看进去只看到桌子。第五六句开始猜想主人去哪里了呢?估计不是坐着柴车出行就是去秋水潭里钓鱼去了。这是隐者经常会有的活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想象的隐者生活也是这样“或命巾车,或棹孤舟”。第七八句写自己没能遇到对方的心情:只能白白辜负了自己的仰慕之情。第九十句写所见到的景色:刚刚下过的雨水中的草颜色鲜嫩青翠,窗户里松树的声音透过来,非常清幽静谧的景色。后面几句针对这件事情和所见到的景物,发起了感慨:我和这幽绝的景色很契合,看到它们就足够涤荡我的内心和耳朵了。虽然没有见到主人,但是我得到了清净的道理。等到我兴尽了我就下山回去,没必要一定要等到主人。
最后两句是文章的主旨,“兴尽”用了王徽之的典故。陈婉俊补注说是出自《语林》,其实更早的应该是《世说新语》,王徽之是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的哥哥。虽然他书法水平不如父亲和弟弟,但是在《世说新语》里算是数一数二的网红。(把《世说新语》说成是网红修炼宝典其实也可以)有一天晚上天上下了大雪,他睡醒了,就打开窗户喝酒,到处看看都是白雪一片,内心开始有点彷徨,就吟诵其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到好朋友戴逵,就大半夜的坐船去找他,划了一晚上的船好不容易到了,但是到门口之后他又不进去,直接就回家了。有人觉得很奇怪,不明白这是什么行为艺术,王徽之说:“我本来就是乘着兴致去的,兴致没了我就回去了,为什么一定要见到戴逵呢?”王徽之这种行为与这首诗的思想内核是一致的。虽然来访隐者没有见到主人,但是自己见到了那么多的美景,兴致很好,那么这个过程就已经很好了,见不见得到主人又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