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常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是我们现实中的世界,我们在这个世界中忙忙碌碌,奔波生机。还有一个是理想中的世界,在那里按需分配,美梦成真。
还记得张三老师曾引用过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过一句话: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
有时候我们会羡慕别人的剧本,但是我们也得努力的把自己的剧本演好,虽然痛苦,但是在痛苦中也有精彩。
而最近爆火的一款游戏,确确实实能让玩家体验其他的人生,演绎更多的剧本。来到第三世界。它的尊姓大名非常的俗套:剧本杀。
家长听到这个名词,会认为你去某个地方编剧本了。没玩过的小伙伴听到这个名词,会认为是某种牌类游戏,从而提醒你不要出老千。
但这个游戏很简单,无非是主持人给你一堆小本本,在游戏过程中你即你所阅,你会有各种各样的任务,你会搜证玩游戏,你会遇到赋予其他身份的身边的好伙伴。你们可能表面情投意合,背地里心怀鬼胎。你们可能是一生一起走的盟友,但不知道什么时候你就会被出卖。在现实生活中,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或许不太准确,但在第三世界却是第一定律。
剧本的类型也有很多:让你开怀大笑的搞笑本;让你绞尽脑汁的推理本;让你瑟瑟发抖的恐怖本;让你潸然泪下的情感本;
当然也有让你破口大骂的烂本。
不过剧本杀中的剧本是消耗品,人们大都只玩一次不会去玩第二次。所以要是玩到烂本之后,你要是说出类似:再玩这个本我就是傻x!这样的狠话,可是没有任何杀伤力的哦。
剧本杀这些年异军突起,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就像近年来的密室逃脱,受到不少年轻人的追捧。中国线下娱乐2021总体市场规模已达到5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约15%的年均增长率,接近50%的“90后”“00后”每周至少参加一次线下娱乐。而自带故事性、悬疑性、刺激性及自带社交属性的剧本杀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截至2021年12月,全国的线下“剧本杀”店已经由1月的2400家飙升到12000家,一年之间开出一万家门店。不仅是线下,线上“剧本杀”同样火爆,虽然没有线下体验感强,但线上“剧本杀”价格较为便宜,剧本选择性多,所以线上也有一大部分“剧本杀”玩家。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某些App的用户数一下子增加了800万,以至于服务器一度满载。
一般店里的本是不会对外开放的,但是对店内专属dm却是不一样。于是为了窃取店里的灵魂——本!作者本人成功通过面试成为了一个兼职dm。
那天面试前老板便和我说:欢迎啊,那我们走个过场吧。于是我开始介绍我自己,之后又读完一个小片段,期间老板连声称赞,之后我便被拉到一个群里,就算入职了。过程20分钟左右。敢情这dm是个稀缺资源!可以免费看那么本不香嘛?
刚面试完,店里就来了一群人。他们正在美滋滋地挑选想玩的本,我也在美滋滋地挑选想看的本。老板突然把我拉到门外问我:他们说的这几个本你会开哪个?
我心说一分钟前我还在面试,一分钟后我就要上岗了?作为一个玩家,玩过许许多多的本,但还没有过开本经验。但是在自我介绍却夸大其词说:我开过的本数不胜数。我心中一万匹草泥马狂奔而过。而且更要命的是,他们想玩的本我根本没看过,这就等于让一个没开过本的人盲开一个本!
我的嘴却假装淡定地说:蓝色大丽花。
我的嘴随便选了一个,反正选谁都一样,大不了创下当天面试,当天入职,当天被炒的记录。
还好我得知有一个叫做主持人手册的东西,可以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指引。于是惊险刺激的剧本杀就开始了。
我非常淡定地给他们倒上雪碧,然后让他们开始看第一幕。我从容地干好准备工作离开房间,找到一个没人的地方开始疯狂翻手册。好在这个本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只要去理解本内的世界观即可。
有惊无险,他们没有看出我的稚嫩。开完之后反到开始唠嗑,居然发现是同一级的人,于是又各种开始认亲。
第二次开本,那群人玩玩一个本还不过瘾,又开了第二个本。那天下午我看了很多本,其中一个本叫《来电》里面的小游戏还挺多,于是我拿来借鉴到那天第二本中,欢乐多了。
开过两次其实就明白,一般的本其实开法都差不多,如何掌控都在自己手中,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固定流程,you happy,I happy.就是最好的剧本。
但是在玩过月下莎莉叶之后,我才知道什么才叫优秀的dm,太精彩了!
所以我决定,在不忘看本初心的同时,也要认真学习一个如何成为一个nice的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