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N号房”事件后,我只看了一个标题,具体什么事情根本不敢细看,只是在一些其他的平台上,总会有相关的信息,我也被动地接受了一些,昨天在B站上刷到一个视频,是一个台词向的剪辑,内容全是从影视剧中截出来的女性所遭遇到的不公和伤害。
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当时还相对平静,到了晚上就发现整个人情绪不对了。为什么?可能是因为感同身受吧。
我一个人在家睡,家里烧着煤球,要通风,把窗户开了一个小缝,却因为在二楼担心有人偷偷潜入,明明一个院子有很多人,可我把门关了还要用大沙发挡住,每晚如此。
我不知道是所有女孩子都这样还是我过于敏感,可是我真的很不安。
在学校住宿的时候,晚上十点从自习室回到宿舍的路上,如果一个人,而且路上人很少,我都要挑着有路灯和监控的地方走,能骑车绝不走路。
购买火车票,我一个人从不买太晚停车的,太早出发的,我只在固定的车站中转,能不出站就不出站。
在外租房,稍有个敲门声音我就会心惊胆战,有时是收水电费的我都会装作不在家,尽量用互联网支付,快递外卖只让小哥放在门口等对方走了我再去拿。天黑一个人回家的时候,五层的楼梯我走得心跳加速,慌慌张张,总是担心有尾随者,转动钥匙开门的时候特别害怕转不对方向,这种紧张感一直到进屋以后把门反锁上才能彻底放松下来,以至于每次都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我印象很深的一次是晚上十一点出了地铁站回学校,很近的距离,800米左右,有一个小姐姐走在前面,一般从地铁出来走那条路大多是学校的老师或者同学,我当时害怕极了,跑上去请她和我同行,一番交谈以后才知道对方比我还低一个年级,是学妹。现在想来还有点尴尬,可是当时那种不安的感觉也一直记得。
我知道市里的治安很不错,被犯罪分子盯上的概率也没有那么夸张,可我就是不安。
女孩子真的会有很大的不安感。
她被教导不要走夜路,不要穿清凉的衣服,不要相信陌生人,不要去夜店,一个人在家要在显眼的地方放男士的内裤和衣物,在门后放烟灰缸,关灯用手机看是否有偷拍设备,她要警惕周围的男性,警惕喝下的酒和密闭的空间,因为很大比例的性侵发生在熟人之间。
只要一个人,只要天黑,这种不安全感就会成倍地放大。
我不得不夸张地说,长期以来,我都生活在一种担忧中,一种恐惧中,一种“随时可能被伤害”的恐惧。
这种恐惧并不是防狼喷雾高档小区出入开车就能解决的,更何况有那么多人根本没有这样的条件,这是源于社会,源于内心的恐惧,只有当一个女孩子明确地知道自己不会受到伤害时才能结束。
我衷心希望有那么一天我一个人在天黑的时候也有足够的安全感,我可以放松地回到自己的家,我不再害怕身边陌生的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