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雨花石的介绍,老早写过一篇www.jianshu.com/p/d9f794950892 ,这里不作多说。今天想说的是雨花石到底属于石文化范畴还是玉文化范畴。
首先,很多人认为玉石是一体的,彼此没有什么分别,所以他们认为,玉石文化是一体的。非也~其实,玉文化和石文化完全是两种范畴。
玉讲究雕琢,所以玉文化是在儒家理念指导下产生的“次生文化”,是一种雕琢文化,是有人工行为的。而石文化却是道家文化的范畴,庄子说“朴素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朴素”是什么,就是道家的“石美在无为”,即石美在天然,观赏石文化自始至终贯串的是“老子的自然、返璞归真之说和道法自然的理念”(中观协《观赏石入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玩奇石就是要玩“原汁原味”,讲究天然。雨花石、各种图纹石,还有中国传统的四大名石都是在这种思想体系,即道教文化思想指导下发展至今的。虽然雨花石文化的发展过程也受到了儒家文化和释家文化的影响,但那是支流。道教的“原生文化”才是观赏石文化的主流。只有这种“朴素”的美,才能称得上具有天籁般的自然美感。
“石文化”和“玉文化”各有不同的理念、审美价值观和评鉴标准。为了说明问题,我们不妨把玉和雨花石作一比较。
先看质地:玉的第一要素就是质地,在玉的“王国”里,其本身的质地地位就很严格,古代中国公认的四大名玉中,首先认可的是和田玉,其他几种如东北岫玉等就低它一等,更不要说那些无名玉;而拿雨花石中接近玉石的任一品种去和玉比,玉器界能认可吗?明显不占优势。
其次看纹:两者存在相反性。“图纹在雨花石中可以成为天然景观,而对玉石而言,通常称之为‘棉’,是玉石中的瑕疵”(陈武《玉石级雨花石与玉石异同点之浅说》)。
再次看色:玉料要求色纯,越纯越好,有时出现一些次色,也往往作为瑕疵看待;而雨花石要求色彩艳丽、丰富,特别是能表现主题的色相,则视为至宝,两者也存在相反的差异性。
第四,看形体:玉料小则二三厘米,大则十米八米,都可用作雕料之材,而雨花石,长度在十几厘米就算是大的,更重要的是雨花石强调的是观赏原生的自然景观,不允许改变原石的形状。
因此,若用玉的审美标准来评判雨花石,雨花石将永无出头之日,而这状况是雨花人自己造成的,更是雨花人不希望看到的!难怪著名的观赏石理论家邹顺驹先生十分感叹地说:“部分图纹石开始舍本求末,逐渐远离了‘原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让图纹石价值逐渐回落更加雪上加霜”(邹顺驹《文化赏石与玉化赏石》)。雨花石价值虽未回落,“但雨花石在观赏石领域的地位和知名度,却与其蕴含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情怀远不相符,市场价格更是与云南黄龙玉,柳州摩尔水冲石,戈壁石等国内其他名石相差很大。在一些全国性的名石展销会上,南京推介的雨花石产品几乎无人问津,这让很多钟爱雨花石的藏家大为不解”(《南京日报》),造成这种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与雨花石界有人把“石文化”变作“玉文化”来运作,是否有关,让事实去说话吧。
但有一点必须强调,雨花石是石不是玉;雨花石自身价值的主流是它的天然画面,不是质地像不像玉;雨花石是观赏石文化的代表,不是玉文化的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