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常识:锣鼓(一)

京剧里伴奏的场面,有文场与武场之分。拉琴、弹弦、吹笛属于文场;全堂锣鼓,则为武场。

这里专谈到武场,其中有:皮鼓(也有人把它叫作“搭鼓”)、大锣、小锣、铙钹、堂鼓、板等。那个执板击鼓的,一般均呼为“打鼓佬”,是上手活;余下便称打大锣、打小锣、打铙钹,是下手活。

“打鼓佬”乃武场的领导人,内行比喻为“三军司令”。担当这项职务的,肚皮要宽(懂得多),戏要熟,文武昆乱一脚踢。这样,对上下角色的不同动作,才能心中有数,从而发号施令,打出五花八门的点子来,吧戏和锣鼓,配合得天衣无缝。假使能够把鼓打准,大锣打冲,铙钹打紧,小锣打稳,有这么一副齐整的武场,即使戏还未演,单凭它的闹场锣鼓,已叫人听得精神百倍了。

讲到锣鼓经,经常打出来的名目,大概有六七十种之多,这里只好拣几种分叙一下。计有:四记头,急急风,走马楼,九锤半,水底鱼,撞金钟,七锤锣,望家乡,长锤,乱锤,丝鞭,纽丝,叫头,哭头,嘟头,帽儿头,倒板头,扑灯蛾,一记头和尾声等二十种。

这一些锣鼓经,都有着变化万千的特点:或是高,或是低,或自高而低,或由低而高;有的慢,有的急,有的慢转急,有的急变慢。而且一经数用,各尽其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摘要] 在戏曲舞台艺术中,锣鼓积极参与配合表演,从细致入微的刻画人物形象、渲染戏场气氛到推进剧情高潮,从驰骋戏场...
    姜白茶阅读 1,665评论 0 0
  • 致敬王珮瑜老师 【京剧秒懂.第二十八讲】 《秒懂.文武场》 京剧秒瑜王, 阁楼讲戏忙...
    因瑜爱上人文阅读 665评论 0 9
  • 听着长声吆吆的川江号子,看到爬在河滩拉纤的汉子,仿佛三千多年前生活在重庆的剽悍巴人便跃然而出。“巴方”在中国最早的...
    雨丫阅读 717评论 0 0
  • #大生堂绘画笔记# 一 ,相聚 戊戌初春,也是个轻纱笼万景的日子,漁樵耕读诗意篷蓑之地,在一个城区边缘的疏林野趣的...
    高世迎阅读 1,727评论 3 6
  • 中国乐器简介: 吹管乐器。我国吹管乐器起源甚古,相传在四千年前夏禹时期,就有一种用芦苇编排而成的吹管乐器叫做『钥』...
    晓寒深处明月人倚楼阅读 4,408评论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