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勇于持强者则死,勇于守弱者则活。这两种选择,前者有害,后者有利。这是天“道”之好恶所决定的,谁能知道其中的缘故呢?所以,有“道”之人对个人的选择是谨慎的。自然的大“道”是不去争斗而胜利,不去说教而有人响应,不去召唤而自来,坦然而善于谋划。天网广大,看似稀疏不密,却从不会遗漏。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勇”,不是勇敢的意思,而是坚持,坚守的意思。“敢”就是自我逞强的意思,包括争强,争权,争名,争利,争先等行为。“勇于敢”就是坚持与世相争的行为方式,“杀”就是死亡。因为按照自然规律,事物发展到顶峰时期,都会走向衰败和死亡。比如,太阳到了中午之后,就会走向日落,月亮在十五之后,就会日渐亏损,人到中年之后,就会走向衰亡。“勇于敢”就是争着提前走向死亡。“勇于不敢”就是不争名,不争先,坚持清静无为的行为方式,因为不争,也就没有人和他争,因而,在他的生命中也不会有争名夺利,当然也不会有血光之灾了,他获“德”了生命的自然。这就是“活”。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所”是指“道”的居所,“道”无色无味,无形无状,无爱无恨,无知天欲,因而也不会有任何争竞,没有争竞,就不会有奴役和压榨,更不会有战争,所有的人都可保有生命的自然。“恶”是指背“道”而驰的行为,是指那些争名逐利,恃强凌弱,暴力强迫等等行为,他们所“德”到的,要么是终身被名利所困,苦不堪言,要么是在各种争斗中,提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天之道,不争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不争”就是无为,对于国家而言就是无为而治,国家不与他国争强,不与民争利,反而能赢得他国的尊重和民众的拥戴,这就是“善胜”。
还有一种解释应该更符合老子的本意,因为“道”中没有是非好坏,善恶美丑等概念,所以,也就不会产生争斗,既然没有争斗,又何来胜败呢?“不言”是指不说教,不说教就是不教民众分辨是非好坏,这样,民众就会回到无知无欲的状态,当然是最好的响应。“不召”是指不命令,不强迫民众为自己服务,民众自然可以获得自由自在的活,这就是“自来”,“繟然”就是无知无欲的状态,所有的人都过着自然而真实的生活,又何需谋划呢?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天”就是指自然的大“道”,“网”有实有虚,方能有网之用。“道”无形无状,无色无味,就是“无”,而“德”是“道”的体现,就是“有”,也就是说“道”与“德”共同构成了“天网”,故而它是密不透风的,当然不可能有所遗漏,遵“道”而行的人,自然可以自生自长,颐养天年,背“道”而驰的人,自然也会被名利所累,苦不堪言,直至不能保全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