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31日,冲着Angie的出席,我参加了业问和腾讯大讲堂举办的“斜杠青年”活动,除了收获Angie一如既往的干货外,还惊喜的认识了一位不断突破自己、为自己贴上更多职业标签的大神——范昀老师。
相对于其他三位演讲嘉宾,范昀老师更少的曝光于人前,更少的被人认识。演讲完后,不论是当天活动现场还是3个微信群全炸开了锅,大家都争相想要获得范老师的微信,想要更多的接触这个充满魅力的大神。
到底是什么样的演讲让范老师瞬间收获这么多粉丝呢?
范老师这次的演讲主题是“如何平稳、高效实现跨界转身—避开跨界中经常遭遇的'坑'”。
在业问为范老师做的文案中提到,他“最后利用业余时间,零基础自学法律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成为亚洲最大规模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范老师在演讲的开始便笑着说到,“业问在我的介绍里说到'最终,范昀成为了一名律师',除非我今天挂了,那就是最终了”,并透露自己利用律师这个身份,正在酝酿又一个转身。
这样幽默且悬念十足的开头,不仅制造笑点,更加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这位大叔竟然自学完成了司法考试,折腾了这么久似乎终于可以轻松一些了,他竟然又要放弃这个看似高端、很多人都无法企及的身份。范老师的职业旅途是怎样的呢?未来他的新身份又是什么呢?随后,幽默的范老师为我们一一进行了解答。
“不走弯路,就是捷径”
“某种意义上讲,不犯、或少犯别人曾经的错误就离成功不远。”
开篇,范老师抛出了以上两个观点,借着这个活动的机会,用他自己跨界中的失误,给大家分享职场中的“捷径”。
误区一:决定草率,对新的行业真实客观情况认识不足
解决思路一:成年人了,决策和行动请尽量靠谱
错误的跳槽原因:
A 为了涨工资盲目选择
B 因为和周围关系紧张想尽快逃离
C "他们都说"那个好
学生时代,范老师的英语不及格,可他却通过自学最终考过了英语专业八级,毕业后机缘巧合下进入了李阳疯狂英语培训机构,经常拿到过万的课酬工资。自信心爆棚的范老师离开疯狂英语,和朋友合作开起了一家英语培训机构,却因为诸多原因还没开始便结束了。
结束第一次创业后,范老师来到了深圳,进入了一家民营企业仓管部门做海外文档相关的工作,因为拥有良好的口才和英语能力,被迅速提拔至总经理助理。这时的范老师每月只有三四千元,很“不幸”的,他恋爱了。为了涨工资,他选择了跳槽,进入了一家装修豪华,连厕所都大得可以睡觉的法国企业,工资翻将近一倍。
在这家法国企业,范老师意识到了自身职业的危险性以及身体健康的消耗,他一度变得抑郁,头发一抓便掉一大把。认识到职业安全以及健康问题,工作半年后,他跳槽进入了IBM。
进入这家法国公司时,范老师其实是欠考虑的,只是为了涨工资而转行,并且在未深入了解这家公司,只是听公司老板一面之词的情况下,轻易做出了跳槽的决定,以至于之后的一段时间饱受困扰。
除此之外,“和周围关系紧张”以及“他们都说好”也是离职原因的Top10。范老师表示,即便因为一段糟糕的关系而选择离开,那么在离开前也需要把这些问题解决,因为如果无法很好的处理一段关系,那么在其他公司也会面临同样的情况。连这个都做不到的话,我们如何展开新开始,迎接新挑战。
“他们都说好”,那我们是否了解了这家公司的负面消息?自己能否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很多时候只能看到围墙外的光鲜,而无法得知围墙内的艰辛。转行的是我们,我们需要对自己负责任。
对于范老师来说,从第一个到第四个工作都是职业生涯上的坎,而从IBM到律师,却是无比艰辛甚至是磨了一层皮的三年。为什么范老师会选择律师呢?而他又是如何从小白到通过司法考试呢?这一切都源于一次4s店的买车经历。
某次范老师与4s店发生纠纷,人生中第一次他尝试找律师用法律维权,没想到快速解决了问题,在尝到了法律的甜头后,面对范老师太太与其公司的劳务纠纷,他们再次使用了法律手段,而后完美解决。自此,范老师对法律开始产生兴趣。
产生兴趣后,范老师并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脱产进行司法考试,而是通过律师沙龙去接触这个行业,做个小白去问问题,甚至发表见解。凭借着自身英语能力,免费帮行业大佬做事情,研究、解决法律问题,通过与业内人士的接触让别人认识、赏识自己。这三年法律的实践经验积累下来,不亚于一个法律专业本科学习。
在这三年中,范老师一边学习专业知识进行司法考试,一边积累行业经验,同时预留换行业的金钱。最终,三年后他通过了司法考试,积累了法律界的人脉,拥有了大量实践的经验,准备好了换行后保障生活的金钱。这一次,才是他最艰辛也最华丽的转型。
范老师用他的经验告诉我们,有内线,总比一个人在门外做好。如果不是这块料,贸然进入这个行业,不论是自身心理还是经济上都会很惨。所以,提前了解你要转入的行业,特别是负面信息,同时积累新行业的人脉、知识以及过渡时的金钱,不要被别人当小白来虐。
另外,认清你的优势。当你想要换行业,勾搭业内人士获得资源时,别人凭什么让你勾搭。不论是资源、金钱、人脉、知识,认清你的优势,让别人知道“我能为你提供什么”。
误区二:对自己的定位不科学,新行业起点过低,转行代价太大,先前行业中的经验未转化成优势
解决思路二:尽可能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转行是站在台阶换另一个往上的台阶,还是往下?”
“不要想着弥补短板,而是将长板发挥极致,短板和其他人合作解决。”
在这一部分,范老师提到了两点。
A:功夫不用会生锈
B:无条件相信行业前辈说的“年轻人,慢慢来”
范老师的英语口语水平曾经在他的勤学苦练下,获得了质的飞跃,一度被英语培训机构邀请去做老师,这项技能在工作中也不断帮助着他。而在IBM工作时,因为英语仅限行业内的沟通,原本的特长反而被降低。
另外,行业内前辈的话,虽然我们不去揣测他的意图,但只听一半。他人的话也需要结合自己的思考,不可以照搬全抄。诸如—“年轻人慢慢来,冷板凳坐十年”,这样的话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是不适用的,如果跟随这样的旧思想,那在我们看来的熬资历,只能变成一家公司的廉价的劳动力。
范老师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切入新的行业,要么有快刀,要么有筹码。
快刀指的是个人技能。如果以小白的身份进入一家公司,是很难切入,他人看你的眼光、对你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筹码指的是个人资源。任何公司都欢迎自带资源的员工加入,如果你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白,那么公司看你也只能是一般的“甲乙丙丁”。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在一家公司有所发展,我们需要积累技能和筹码。
此外,和范老师的观点一样。如果我们能从事真正热爱的领域,那我们是能够在这个领域中发挥特别大的能量的。拿范老师曾经学英语的例子来说,英语不及格的他,如果和成绩好的同学比阅读理解、语法,那么他是无法快速提高英语水平甚至成为一个英语培训师。正是因为发现自己喜欢英语口语,并以此为切入点学习英语,他才迎来了人生的一个小高潮,并且这项技能在接下来所有工作中成为了一个强有力的敲门砖。
在工作中,范老师发现自己喜欢资本和做项目,而律师身份能够让他更多的接触这些事务,让他获得更多成就感。在兴趣的基础上,范老师通过3年的自学,通过了司法考试,成为了一名律师,并且尝试往投融资领域发展,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所以,不断发掘自己擅长的、真正热爱的,能让自己更容易、更迅速找到突破口。
误区三:转行发展目标不清晰,缺乏必要的转行发展规划和储备相关能力
解决思路三:长期规划、严格自律、集中火力攻占一个城墙口
范老师有过两次集中火力攻占一个城墙口,那就是自学英语和法律。在他看来,不仅学习,甚至是工作,都是需要上升到一个战略高度来考量的。
范老师曾经学习李阳疯狂英语的方法,每天早晨在山上大声的喊英语,陪伴他的是山上练气功的老人家,这一喊就是两年,从英语不及格喊到了自学通过英语专业八级的考试。
在中国传统教育下,我们都习惯于短期目标,例如期末考试,考察某一段期间学习的知识,所以我们往往对攻坚战、拉锯战困难预计不足。而在成人世界、职场中,所有战略目标、战术都是我们自己来制定、执行,战略目标是人生最重要的支撑点。所以对于转行或者说职业,我们需要做一个长期战略部署,确定目标、规划、战术,然后剩下的就是坚持。确定长期战略,而不要进行突击运动,突击是很可怕的。
范老师利用碎片时间学习英语,在IBM发挥到极致。工作日的早上,他6点起床,学法律一个小时后,7点出门,20分钟到达公司,而后直奔公司人力资源旁的厕所,利用9点上班前的近2个小时学习法律。中午在其他人休息或是刷淘宝时,独自去车库,学习一个半小时。晚上回到家,从8点学习到11点。周末时,他甚至在学习6个小时的基础上,还能保证适量运动。对在职人来说,能够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对跨界成功起关键作用,而范老师则是用一个三年的战略,完成他的司法考试,顺利转型成为一名律师。
在范老师看来,现如今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自学能力。在这个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只有快速且高效的学习,才能快速适应社会的发展,个人职业生涯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误区四:对资源获取、分工协作后知后觉
解决思路四:坚持做绝对正确的事,为将来埋下无限可能
很多时候,我们不要急于规定一件事情在某个时候一定达到某个程度,只要把路选好,规避了人生中的坑,正常情况下我们都会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得到很好的发展。因为在不断积累善缘、提高完善自己的过程中,我们会和越来越多同样优秀、气味相投的人产生吸引力,产生链接,这其中的能量和可能性是无法估量的。
失败教训:
人脉,缺的时候才想起来找。
知识,要用的时候发现不够。
体能,在需要咬咬牙的时候发现不够。
以上三点失败教训其实是很多人在工作中都会遇到的,在进行某一项任务时,需要用到其他领域的资源,结果找不到可以提供帮助的人脉;层次越高处理的问题越综合,而自己本身知识储备不全面;在30多岁想要继续冲击职场高度的时候,已经没法像20几岁时熬几个晚上依旧神采奕奕…
所以借着前辈们的教训和经验,我们应该跳出自己的小圈子,接触更多领域,主动结交寻求差异化的良师益友,多和带来正能量、发挥最大效力的人在一起,同时,做一个能够给周围人带来价值的人,让对方成为你真正的人脉,而不是微信中的一个头像。除此之外,多锻炼身体,尽量维持自己身体的满血状态,冲击职业生涯的更高峰。
《穷爸爸,富爸爸》的四象限中,E代表着雇员,是大多数人在的一个区域。S象限为自由职业者,是范老师目前所在的区域。左边两个象限的我们都应该往右边象限靠拢,B象限代表着企业家,I象限便是范老师即将转型的区域—投资者。
相对于考虑往哪个行业去转、怎样才能拿高工资,我们更应该考虑的是往哪个象限去靠,人一辈子不会跳到哪个行业、公司就安全。范老师从法国公司跳槽到IBM后,随后迎来了08、09年的金融危机,曾经辉煌的法国公司瞬间从高峰跌落;而从IBM离职后不久,IBM就被联想收购。即便是体量这么庞大的公司,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有时都拼不过一些新兴公司,那其中的我们又如何有自信心安稳的待在某一个领域呢?
从1到5,与其说是范老师对于行业上的自我探索,不如说是强烈危机感在推着他走。
最后,送上范老师一段话,作为本篇文章的结束语—火焰和火密不可分,芬芳和花心心相印,目标永远在前方,英雄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