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思南古城已有1800多年历史,自古便有“黔中首郡·乌江明珠”的美誉,时至今日,这座历经岁月沧桑的水上山城,仍遗存着众多文物古韵遗迹。贵州的5A景区本不是很多,思南县思唐古建筑群是其中之一,自驾途径这里,少不了来走走。
论旅游景区的名气,距这里不远的梵净山可谓名闻遐迩,但梵净山我们去年5月份来游过,所以我们今天专门来思唐古建群一游。
高德导航把我们导至乌江博物馆,这一方是老爷庙古建群。思唐古建群大部分都在思南县的乌江边。
乌江,古称延江,亦名黔江,涪水,发源于乌蒙山东麓的威宁县,乌江总长1050公里,它是贵州的母亲河,沿江流经黔西、金沙、息烽、遵义,至乌江渡后称乌江,经开阳、湄潭、凤冈、石阡、思南、德江、沿河等县境,折西北方向入重庆市境,经酉阳、彭水、武隆至涪陵汇入长江。
沿乌江流域主要少数民族有彝、苗、回、布依、白、 佬族、土家族等,上游滩险流急,不能通航;中游能分段通航;下游百吨货轮可畅通思南,古时,乌江成为民间舟楫商贸和军事水运下通蜀楚,上接云贵的重要水运通道。
古代川黔湘滇的交通以乌江航运为主,水陆并进,自渝境涪陵码头转运长江卸载的川盐,溯乌江经涪陵、武隆、彭水、龚滩、沿河、潮砥,抵达思南,然后从陆路辐射到黔东、黔东南等地,历史上称之为“川盐入黔”,“川盐入黔”解决了贵州人民吃盐的问题;顺乌江而下的船只,则将桐油、皮张、药材、生漆、朱砂等贵州土特产品水运出黔,销向全国各地,这条运输路线就是著名的“乌江盐油古道”。它不仅带动渝黔经济发展,而且随着大量移民的迁入,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各种文化的交融、经济的互动,使得乌江流域成为当时渝黔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地区之一,极大推动了两岸文明的进程,历史价值堪与滇藏之间的茶马古道媲美。
作为“盐油古道”上的中转站,思南的发展与繁荣与乌江密不可分,没有得天独厚的乌江黄金水道,就没有古代思南经济文化的较快发展,
清代土家族诗人张敏文诗曰:“当年火种刀耕地,此日花团锦簇天。砂汞厂连金铁厂,小盐船接大盐船。”如今喧嚣远去,深沉的乌江水似乎在回忆着昔日的繁华,徜徉在乌江岸边,望着乌江两岸陡峭的悬崖,峭壁上还有当年的纤夫拉船行走的纤道,注视纤道,当年汗流浃背的纤夫背影仿佛又出现在眼前,他们艰难的攀壁而行,嘴里喊出来的清越的船工号子,穿过峡谷,飘向远方……
保存完整的安化古街,穿越了时空,那片片相连的古建,仿佛还在叙说着盐号曾经的历史文化,府文庙、周和顺盐号、万寿宫、旷继勋烈士故居、王爷庙、永祥寺、川主宫......
文化文物古迹乃历史文化之载体,它以自身独特魅力诠释了特定的地域文化,它是这一方水土上孕育的瑰宝,也是对,思南文明的形象再现。
走马观花了整个上午,大脑里充斥的全是古老和沧桑。逛饿了,一大碗实惠的肠旺面泛着浓香,大快朵颐。
下午,往下一站边城茶峒。国道省道,还有几十公里的乡道,天阴着,浓浓的雾凝成水汽,细雨一般扑向车玻璃,进入贵州一个星期了,每天就是这样的天气。不走高速虽说慢一些,但行车如同行走一幅水墨丹青里,目不暇给美不胜收。“慢慢地走,欣赏啊。”
从松桃出贵州,进入重庆秀水,明早,到秀水县的洪安,桥那边就是湖南花垣的茶峒,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说的就是这个三省交界的地方。
今天行车200公里,夜宿重庆秀水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