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里,从第一次真正见到别人弹钢琴,我就已经被深深地吸引了。
感谢自己,不只是做一个旁观者
我在大一暑假,花了几百元让一位老师教了我两节课,让我基本入了门,能看懂基本的谱子。虽然那个时候为了练习的效率,我会把五线谱都写成对应的简谱,没有真正提高自己五线谱的识谱能力。
但是,后面靠着大量的练习,我真正地体验到了自己从笨拙到熟练的过程,一个月下来,我已经可以熟练地弹奏《梦中的婚礼》《夜的钢琴曲5》等经典著名的曲目。
反思整个事件时,才觉得不可思议!
我依稀记得交钱之前的那种犹豫:一个月能不能学会弹一首简单的曲子?
刚开始时,我内心对自己很不相信。然而,一个月下来,靠着努力练习,我达到了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水平。这时,我已经完全具有了自学钢琴曲子的能力,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又不断地学习了其他的曲目。
期间虽断断续续,但我没有完全停止过,一直在坚持着。
但几年后当我再次反思时,我发现我的钢琴水平并没有比第一年有大幅度的提高。
我只是针对性地练习喜欢的钢琴曲而已。没有弹过练习曲,没有练习过《哈农练指法》,也没有刻意地训练视奏能力,更不要说视唱练耳能力了。
我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内心已经有了要系统学习的想法。
2018年年初,偶然的机会,看了电影《前任3》,耳朵瞬间被主题曲《体面》俘获,决定要学会弹唱这首歌。
一个多星期的练习,就把这首歌拿下了。然而这首歌原调太高,降八度太低,虽然两种调都能勉强唱下来,但没有想得那么和谐自然。但,总归让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之后,又偶然搜到了《平凡之路》的弹唱谱,短短几天,也能顺利弹唱下来了。
后面又尝试了几首钢琴弹唱, 发现比弹钢琴曲要简单,但带给我的快乐和成就感却是更大的。
自此,我的音乐之路更加清晰了:我要学习钢琴弹唱。
而钢琴弹唱这条路与我一年前定下的音乐目标相契合:我要成为作曲家。
我做到了,做到了在之前我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我的自我效能感,自那时起,便大大提升了。
当你做好准备的时候,机会总会来临。
在正准备系统学习音乐之时,我遇到了“悦耳音乐”。
这种网络直播课的形式便利性、最终培养目标、课堂有效性,以及合理的价格都和我的个人情况很契合。
我再次踏上音乐之路,只不过,这一次是系统性地学习,而我是个正在追求梦想的学生。
感谢阶段一的乐理老师-乐力,专业的乐理知识,幽默的授课风格,耐心地系统讲解,细心地作业批改,让我学到了宝贵的乐理知识,为我的后面阶段的伴奏和作曲打下坚固的基础。
不懂乐理的歌手,就像不懂汽车原理的司机,就像不懂力学原理的建筑师,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前一阵很火的李袁杰事件就是例证。他标榜自己是原创歌手,却因为基本的乐理知识都不懂而被华晨宇老师怒怼。
感谢在这个关键时刻,遇到悦耳音乐。
回想初见他人弹琴之时,那种仰慕变成了一种真实的动力,促使我一步一步地去学习。
从识谱,弹琴,乐理,伴奏,到作曲,这些能力都是渐进的。
当年的我肯定不会想到自己现在将会成为一名作曲者。但当年的我若没有真实的行动和努力,现在以及未来的我根本不可能有可以作曲的可能性。
在音乐的道路上,我要感谢悦耳音乐,让我离自己的另一人生目标更近了一些。
反思自己的人生三大目标:1.英语大师;2.作家;3.作曲家。
随着英语能力的不断提升,成为英语大师的路也越来越明朗,而我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随着每周至少一篇文章的践行,我的文章质量也越来越高,自己也将要开始写自己的第一本书。
随着乐理、伴奏、作曲的系统学习,我也有幸在不远的将来,听到自己作出的歌曲。
感谢自己听到他人流利的英语口语时,不只是做一名听众,而是开始疯狂地练习口语;
感谢自己读到他人的令人醍醐灌顶的文章时,不只是做一位读者,而是开始坚持践行写作。
感谢自己在看到他人弹奏钢琴时,不只是做一位观众,而是开始学习钢琴。
我感谢所有教我的老师,所有和我一起学习并践行的同学,但更感谢自己,感谢自己不只是做一个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