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范丽老师提到一个学生来找她倾诉烦恼,她说她会比较担心,想要帮助他,也忍不住要去给建议。她问我要怎么办?在一番轻松的交谈后,话题流淌到“如何全身心的倾听”那里。当她很自然地在我们的交谈中流露出她的感受以及对学生的期望时,我建议道:“那你可以就直接把这些感受和期望表达给他,让他知道你的心意。当倾听者对于被倾听者的故事有感触,并回应给倾听者的时候,代表着被倾听者的故事有力量、有价值、有影响力,是值得被听的。这样的表达、反馈也是一种倾听呢。”范丽老师忍不住感叹说:“这条路好长呀!”一旁的艳玲老师就好奇地问她:“这条路是指哪条路?”她说是全身心倾听的这条路。在一旁的我,自然生处要去支持她的反应,于是就说:一个大男生愿意来找你,蹲在你的桌子旁边,流着泪跟你倾诉,这是好大的一份信任。这不代表你已经在听他了吗?(如果放在“非暴”里,大概也是一种安慰或劝解的沟通障碍了)听到这句,范丽老师突然笑了,我们很纳闷。她接着说:“当你这样说的时候,我就一下知道你又要来倾听我了。”
好一种被听的觉察!我想,被听的人觉察到有人想要听他,也是一种能力,或者可以叫做“被倾听力”。有着这样的觉察,好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代表着他有感受到连接的能力,能接受到别人的善意信息;另一方面也代表他其实已经有了调节的能力,大概他可以跳出问题的泥沼,在问题之外看当下谈话的状态和关系。还有,这种被倾听力,也提醒听者,被倾听者不是被动的姿态,也是可以主动回应他被听的状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