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精进打卡 Days415
日期:2021年9月6日
听黄惠兰老师直播“解码青春期”笔记:
直播主要讲三个内容:
一、青春期孩子的特点
二、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三、如何有效地支持青春期的孩子,平稳地度过暴风骤雨的阶段。
暴风骤雨总会过去,而后归于平静,只是在这个时候,我们家长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
笔记:
1、孩子让你最头疼的问题是什么?
我与孩子没有共同的话题,走不进孩子的心,孩子对我的“提醒”(比如:提醒叠被子、洗杯子、早读、别看太长时间手机)很厌烦。
2、青春期的孩子会有厌学、自残、抑郁、不听话、学习没有动力、判逆等表现,因为这是他用来解决问题的办法,尽管这不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3、9-12岁进入青春期前期
4、青春期孩子的特点:
(1)身体发育激素水平猛增。
青春期像女人的孕产期或更年期,大脑频次异常兴奋,容易冲动,注意力不集中,但是他的思维或行为的可塑性非常强。
(2)情感体验丰富(有热情、兴奋、冲动,有时一点就爆,莫名其妙就会忧伤。)
(3)战胜父母
青春期孩子喜欢以父母为标准,一般女儿会想战胜妈妈,儿子会想战胜爸爸,因为孩子觉得父母就像超人一样,什么都会,他想只有打败了父母,他才会知道自己真正长大了。
(4)孩子最想发展的三个终极哲学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到哪里去?
反思:我自己也在纠结这三个命题,如何去引领孩子?此时,孩子需要的是思维层面的引领,而我们则是在生存方面给他关心,孩子当然恼火啦。孩子思考的东西在上面,而大人对孩子的关注则在下面。
5、青春期孩子有哪些需求?
(1)寻求适当地应对和适应这个世界的方法。
(2)需要接受自己生理发育的变化,如:身高、体重、隐私部位等。
思考:你的孩子是否对你有足够的信任,然后愿意和你分享因为他的生理变化而带来的心理状态的变化?
(3)需要界定自己在异性那里的身份。
他在异性当中去寻找“我是谁”答案?(A、父母担心孩子早恋怎么办?B、女生从身边走过,无论长得好看或不好看,一定会引起男生的一阵骚动。)
(4)需要界定自己在同性的身份地位。
他会在意在同性当中寻找“我是谁”的答案,所以有的孩子才会在青春期孩子混帮派。
(5)寻找和思考“我的人生该怎么过”。
6、孩子在青春期,父母一定不要去批评他的朋友(XXX不爱学习,习惯不好,不要跟他玩等),因为这样很容易与孩子关系闹绷。当他的朋友受到父母或老师的批评时,孩子可能会为了保护朋友而对父母或老师做出你意想不到的过激行为(如:吵架、打架、扔东西等等)。
7、在青春期,父母要允许孩子去探索他的梦想,允许他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让他尝试用各种方法去解决生活当中的各种问题,而不是告诉他这样做那样做。就像有的父母会说,我跟他说往东,他却偏偏往西,讲的也就是这个道理,父母要学会“允许孩子学会长大”。
联想与启发:《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书中讲到的两句话:第一句,“教孩子如何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第二句,“你不要成为孩子的主角,而是让孩子成为自己人生的主角。”假如,家长能够在孩子小时候培养他学会处理问题的能力,在生活中当孩子“活的教导”,而不是当事情出现时在旁边指手画脚。这样一来,相信孩子在青春期时,他能够更坦然的面对一些问题,与父母的关系会更加融恰些,孩子会更加信任父母,在需要时主动寻求父母的帮助。
8、青春孩子虽然身体长高,但是心理年龄还是很小,他的内在希望像成年人那样被认可,可是现实中有些事情却做不到时,他会退缩。
9、青春期的孩子想要独立,想要像成年人那样被尊重,可是他还是要依赖父母,还得向父母要钱,他会感到很不舒服。
10、为什么跟青春期孩子的沟通很容易起冲突?
(1)我们来看看父母与孩子沟通的特点:父母在孩子小时候骗他、教训他、打骂他、说教他、放弃他。
(2)父母与孩子沟通的目的经常会陷入到:为了证明我是对的,我是为你好。
11、父母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地沟通?
(1)放下“对错”,放下“应该”,前提是与孩子沟通前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2)关注和接纳有情绪的孩子,寻找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理解、支持、尊重、平等、公平、信任)。
(3)有效地引导孩子——前提与孩保持良好的关系,还要了解孩子最在意的价值是什么,比如:尊重、平等、公平、信任等。
12、那么,当青春期孩子发生问题时,父母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如何变“自动的反应”为“主动的回应”?
案例1:孩子偷了奶奶1400元去买手机,怎么沟通?
暴力沟通:你怎么能当小偷呢?你怎么能偷奶奶的钱呢?你怎么可以这样做?
非暴力沟通:
我真的很好奇(表达我的感受),你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行为(讲事实),我特别想知道你为什么会这样做(讲我的需求)。
我相信你这样做的背后一定有你的原因,我猜你不敢开口对爸爸妈妈要钱,我猜你知道妈妈不想让你拥有一部手机,因为妈妈担心你会影响学习,但是你又很想要,你看到很多同学都有手机,所以你也很希望自己拥有一部手机,所以你才会这样做。(尝试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
现在请你想一想,除了拿奶奶的钱去买手机,还有其他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个事情。(与孩子探讨解决方案)
案例2:听老师说:同学间相互借钱玩游戏等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我很想知道到底是发生什么导致有这样的说法出现。
(当你过去与孩子有足够的信任基础,孩子根本不需要对你隐瞒。)
13、哪怕孩子真的做了一件坏事,父母依然要坚定站在他背后,即便他需要因此承担一些责任,父母需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愿意和他共同来面对与承担这些责任。
14、你做了什么让你的孩子不能对你说实话?
15、孩子抗拒的不是去做那件事情,而是抗拒你对他说话的口气和态度。比如:把玩具收拾起来,快点收起来,跟你讲了几遍了。
16、对待青春期“判逆”的孩子,家长要怎么做?
(1)对待孩子的态度要公平、公正、讲义气、适度宽容。
(2)有必要的等待(只要不要发生生命危险和违法的错误,可以让孩子去犯一犯,让他学会在错误中成长)。
(3)千万别往枪口上撞(在孩子愤怒时,一定不要对孩子讲道理,要懂得先往后退。)
(4)对孩子把丑话(预见的不好的后果)温柔地说在前面,给孩子足够的理解和判断的机会。
17、如何有效地支持青春期的孩子?
(1)良好的夫妻关系,拥有好的生命状态。
(2)父母热爱学习,可学习沟通和情绪管理的技巧
(3)对孩子多些正向的肯定,激发孩子的动力、梦想
(4)改变孩子在你心目中的形象(小孩已经长大了)
(5)在孩子犯错时成人孩子的支持者,成为那个托底的人,而不是等着说“活该”。
(6)有规则和边界。
(7)最大限度地保证关系不破裂,孩子还愿意跟你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