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翻《目送》。早有耳闻,但一直都没有读。19年年末,与同事闲逛钟书阁,兜兜转转,看到它是可以阅读的状态,就拿起来读,最后终于忍不住买回了家。记不清讲了什么,但初读时留下的愉悦感,让我在几次整理书籍时,都把它放在枕边书系列中。
疫情期间,再次翻阅,对它的感情也是起起伏伏。每天读几篇,总是会想到不同的事情。有一篇文章是讲幸福的,“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安安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这是年前读到的文章,当时正在享受新婚生活,老公从每周见一次,变成每天都见,觉得生活特别幸福。疫情期间再看到这句话,觉得自己也很幸福,每天确诊、疑似和死亡的数字都再攀升,但家人都安全地生活着,我跟老公可以靠在飘窗上聊天、追剧。大概是这篇奠定了它在我心目中的好感吧。
再接着翻,发现有些文章似乎看不出想表达的意思,大部分文章都是写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跟流水账一样。当有了这种感觉后,自己又疑惑,这样的书为什么评分会那么高?哪怕《幸福》那篇,再看,似乎就是各种平凡情形的堆砌呀!林中一只鸟能写一篇文章,地上一只虫可以写一篇文章,诗词中的一种植物、一个词也能写一篇文章,简直无物不能入笔,无事不能感慨。所以这样的文章到底好在哪儿呢?我读着读着,就丧失了阅读的兴趣,一放几天。
今晚,搜到了一套瑜伽教培的课程,其中老师的一个问题促使我动笔敲字——面对不同背景的学员,比如社会高层,你如何保持不卑不亢的状态?那个老师的回答是,微笑加自信。我不停地思索这个问题的答案,回忆自己面对学生、同事、家长时的状态,感觉自己的疑惑终于在一个瑜伽老师这里得到了一个总结。随手翻到了一个教拍照的小视频,非常认真地看完了。我是被封面吸引而至的,“表情管理 尴尬 不自然 眼神飘忽”简直就是我拍照的硬伤。Up主的技巧我一如既往地没有学会,可能也懒得练习,但是突然让我想到“腹有诗书气自华”。气质到底是练出来的,还是读书读出来的?大学之前,我一直相信,读书是可以读出气质的。但此后,这个信念一直被挑战,现在可以说是没有办法让自己再相信。气质是可以练出来的,经常活跃在荧幕上的,或者善于打扮自己的人,就是比一般人的气质好。这让我如何相信“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一方面不再相信“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方面又顺手看了一篇《目送》。对书的感情,真的是没有办法用理智来掌控。这次看的是《花树》,讲的是作者拔蒲公英的感受,爱默生关于蒲公英的诗占了2/3,结尾摘录了一段王阳明关于心外无物的文言文。我没有耐性研究艾默生的诗,也没有兴趣分析王阳明的哲学,但是突然就想到了大学的一位好友。此时,她竟然如此符合《目送》作者的行文方式,如此符合我对“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期待!想起大学假期,当时一定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趁着某个假期回家,收到了她的消息,其中有一句“陌上花开缓缓归”,从此,这句话就成了我心目中的春天。某一天,风很大,她从学校返回宿舍,在半路上给我发消息,说自己被困在风里了。原来是风刮得她的裙子乱舞,前行困难。从此,这就变成了我对风的评价。即便是哭,她也能梨花带雨,泪中带笑。现在虽然是全职妈妈,但还能宽慰我这个享受寒假、没有孩子累赘的人。每次烦躁、丧失意义的时候,总是会想到她,缓缓而言、不失新意的对话。
《目送》的每个篇章都是淡淡的,简直是用放大镜在看生活的每个瞬间,用古今中外的智慧与自己对话。作者就这么静静地把自己呈现在读者面前,淡到像是收到了好友的一个短信,像是听到楼下路过的人在聊天。我以前会觉得这就是流水账啊,到底美在哪里?突然又想到了《访问》中一个人的话,他说自己会揣摩杨绛、季羡林这批大家的写作状态,研究他们写作时哪些地方是打磨过的,如此才有了平淡无奇中见功力。他们把那么风起云涌的年代描写得那么淡,淡成一日三餐,但又嚼之有味。风格像极了《目送》,也像极了我那位大学好友。这种淡而有味,应该就是作者透过书所散发出的气质吧。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个“气”到底是什么?是拍照上镜?是着装好看?我突然觉得自己对这个词有误解。百度之下,果然自己对这个词是一知半解的。它“不应简单地指读书所带给人的儒雅之气,更指古代读书人所推崇的在面对人生的失意和困窘时的乐观豁达的态度。”换言之,我把它理解成那位瑜伽老师所说的,微笑加自信。
再回味《目送》,一草一木,一颦一笑,都带着作者的气质。读之,感之,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