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1,吉利根老师说:我们有三种智慧:身体的智慧,认知的智慧和场域的智慧。
太多人过于依赖认知的智慧,甚至认为这是唯一重要的,那么就不能和自己的灵性取得链接,也不能和对方取得链接。
2,如何能和别人有真正链接的感觉呢?先与自己的身体产生链接。发展自己身体的智慧并不难,只要我踩们给它足够的注意力,它就会逐步发展起来。
3,如果你真想训练自己,希望自己能从某种状态中解脱出来,而抵达一种新的境界,那也可以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强行令自己处在新的境界中,感受其中的感受。
4,王阳明哲学的一个核心内容是“知行合一”,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原因是他心中没有矛盾,而我们普通人之所以做不到“知行合一”,是因为我们内心中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如此,在行动时就有了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动力,所以行动力就打了很大折扣,也就不能知行合一了。
5,这次她想到了“觉知”,于是她立即静了下来,试着去觉察自己的情绪和身体反应,接着,她将注意力保持在脚底,体会那种双脚踩在大地上的踏实的感觉,找到这种感觉之后,有一种力量从心中升起,这种力量让她第一次尝试简单而真诚的道歉。
6.“今天一直保持着一种觉知,这好像给了自己一个保护空间似的。尽管我话不多,也没有非常热情的样子,但是感觉我在自己的空间里,没有了以前那种受冷落,孤立无助,压抑的感觉了。在我想说话的时候就说,别人说话是我就听,如果觉得有点慌就停下来进入我自己的空间,这样就没有了以前那种慌张的感觉。”
7,你可以从头到脚或者从脚到头,让注意力按照次序不断移动到身体的某一部位,同时呼吸,就像这个部位在呼吸一样。
8,你不是去更努力地注意对方,而是先把相当一部分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感受你的身体和内在的感受,和你的身体与内在保持一种链接。这时,你就像太极高手一样,对方再怎么用力你都不会失去平衡。
9,在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发现,无数人都是在思维中打架。在思维中,去向这一方不行,去向那一方也不行,自己无法决定到底该怎么做。并且,这些思维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10. 在身心灵这三者中,心理和灵性很重要,而身体没有那么重要,但现在我越来越重视身体,也越来越发现,身体真是非常直接、非常真诚的一条路,它不像心灵和心理那么难以捉摸,而且心理和心灵层面很容易出现自欺,但身体很少自欺。
11,投射是将自己的内心投射到外部世界去,具体而言是将自己内在的关系模式投射到外部关系中,所谓内摄,即将外部世界吸入到自己的内心中,就是将外部的关系模式吸入到自己内在关系中。
12,经常,似乎么有发生任何明显的变化,只是来访者逐渐了解自己在一些琐碎的事情上的内心变化,结果,他们觉得事情完全不一样了。
13,认识你自己,觉察你内在的心理变化过程,而不是迷失于自己的外部世界中。因为你看到的外部世界,其实是你自己的内心投射出来的一个心理游戏。
14,真爱的密码是:你希望伴侣做到的,你首先去做。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一颗种子,虽然最初是种在你心里,但会同时在你伴侣身上发育,于是你的伴侣就是你创造的。
15,艾瑞克森对他所拥有的一切总是心存感激,他永远是在享受已拥有的东西,而不是将注意力放在欠缺上。
16,迪尔茨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自我和灵魂这两部分,自我关注的是我们周围的生存环境,使我们的需要,是“我要什么”,这种需要的另一面是恐惧,即自我必须要得到什么,否则就会死去,而灵魂则是通向更大的存在,它关注的是整个存在,总是伴随着一种使命感。
17,迪尔茨设计的最佳状态和问题状态的练习。
18,迪士尼将创作过程切割成三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梦想家,现实主义者和批评家。
19,所说的和所想的是一致的,叫不欺人;所想的和所体验的是一致的,叫不自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