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岙村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远古的马岙是舟山本岛北部的一个海湾,随着海平面的变迁,泥沙淤积成陆地。因临近大海,村民很早就有制盐的习惯。
前辈林国平为我们讲述了马岙村民制盐的历史故事。最早,村里家家户户都用陶罐、缸等粗糙瓷器灌上海水来晒盐,但是出盐率很低。后来,村民们开始用海泥晒盐。传说从前有一个村民,看见两只美丽的凤凰落在一片沙滩上,就以为那里一定有什么宝贝,于是他去寻宝,却只看见雪白的一片混杂在沙泥里。他想这是凤凰呆过的地方,这些沙泥一定是宝贝了。于是他装了一袋白色的沙泥,回去放了一点在菜里,味道很好。这就是马岙“海盐”的来历。
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著名词人柳永任浙江定海晓峰盐监期间,曾作《煮海歌》,对盐工的艰苦劳作予以深刻的描述。
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
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输征。
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
风干日暴盐味聚,始灌潮波溜成卤。
卤浓咸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
豹踪虎迹不敢避,朝阳出去夕阳还。
船载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热;
晨烧暮烁堆积高,方得波涛变成雪。
柳永诗中叙述了当时海盐生产的过程:春夏潮退后,盐民将经过海水浸渍的泥土铲刮起来;引海水浇灌咸土使盐分溶于水中分馏成卤;再将盐卤“投入巨灶”“晨烧暮烁”,最后制成盐。这对我们了解北宋时期马岙盐民的制盐技术有着极大的帮助。
海盐制作技术在清朝道光年间有了进步,开始推行板晒。第一步,将潮水引入浸湿盐田;第二步,刮泥晒泥,刮取咸泥,一天晒干;第三步是做溜淋卤。将咸泥装入“溜”中,下垫稻草,“溜”高1~2米,深0.6米,圆形中空,碗状,“溜”底中心略低,埋一竹管连接外面盛卤井(缸),然后灌海水融化盐分,从“溜”底渗出流入卤井(缸),即成卤可晒盐;最后一步是验卤储卤。以上步骤完成后开始结晶,一般头缸卤每百斤可制盐20斤。
技术提高了,然而生产盐的过程依旧辛苦。“刮泥淋卤苦连天,百担烂泥换担盐。”盐民一般都有肩、背、眼、膀、腿、脚“七痛”之苦,马岙民间遂有“十个盐民九个驼”之谚。
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推行滩晒制盐法(见上图)。滩晒是用海水流水作业法将制卤和结晶同步进行,这是一整套符合马岙短晴多雨的气候特点的海盐滩晒新工艺,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海盐产量和质量。马岙村制盐工艺的历史变迁,见证着勤劳的马岙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和探索,以及他们乐观的生活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