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半,准确说大概是五个小时左右,把《岛上书店》读完。
曾经一度风靡数个书榜,到今天仍然也是许多书店文学区热销区和推荐区的常客,就像是内文里提到的“在《纽约时报书评周刊》上出现的,有红色封面的图书”一般。
虽然在kindle里下载了电子书版本,但是个人怪癖,一旦进入数字化阅读,似乎就总不是那个滋味了,诚然kindle很方便。于是拜得亚马逊满额赠书,才得以入受这本闻名已久的书,也是在手里至少包着塑封一周左右,才在整理书单的时候想起来拆封。
总体来说,看爱书人的故事、图书馆的故事,对于喜欢书的人来说,有着不一样的感受。从三浦紫苑的《月鱼》(个人认为是三浦紫苑的最棒的杰作,氛围与故事的刻画到了让我仅是想起就觉得是美与情愫的结合,无奈没有引入版本,之后有机会定要入原版与台版各一)、三上延的《古书堂事件薄》(栞子小姐真是美极!作为轻小说与文学作品之间模糊界限的轻文学系列,兼具着娱乐与文学的美,分寸拿捏得很好,也带动起了一系列同类作品的诞生,故事中提到的书单可以做图书数目学习阅读,三上老师的文学素养相当不错,作品涉猎范围广泛,值得一推)之类的书店老板的小说作品,到池谷伊佐夫的《神保町书虫》(虽然不知道我的标准是否有问题,但是这应该是大部分爱书者的人手一本标配把,因为这一本而对神保町神魂颠倒,不少日本有关二手书店的小说都有参考这本。)、苏枕书的《京都古书店风景》(写书店也是写文化的好书,苏枕书文笔极佳,落笔有物,尤其装桢好看极了又是加分。)、钟芳铃《书店风景》(尽管有些老,可以视作爱书者的世界旅游指南了。)这类跟书店、图书本身密不可分的书,再有就是有关图书文字工作者的,比如三浦紫苑的《编舟记》(没错我真是爱极了三浦老师,这本是私心一生不读会后悔系列名单的作品。),格罗斯的《编辑人的世界》(尽管有些老调重弹的嫌疑,但是从这本确实能窥见美国那个时代的出版与写作的境况。《天才捕手》是部好电影,伯金斯可以看成美国现代文学的杰尼斯事务所了吧,作者与编辑,以及编辑的能力、品性,和其他必须的东西,都可以从这里略略看见。)、见成彻《编辑这种病》(不同于前一本,也是对编辑工作有向往的人可以一看的图书,尽管理论不一定跟得上目前颇有点山穷水尽意味的纸媒时代,但是里面提出的很多理念却能对人影响颇深——“人们一定会追求更有生产性的东西,无用的风景、无用的物品会被逐渐淘汰掉,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意义。”,感谢见成彻老师的教导),陈颖青的《老猫学出版》(不知不觉变得有些掉书袋了,但这也是好书——向往编辑工作的爱书人应该读读。)等。大致因为爱书,所以移情与带入会尤其深刻,预设视角也会变得不一样——大概是带着些许批评、比较的意味,而不是一味地期待一次纯粹地放松或者感情的抒发。
……不知不觉就扯远了,回来回来。
回到书本身。书不厚,初看倒也不觉得薄,心说应该三到四天,最多一周读完,但没想到这么快就看完了,大致跟中文版排版设计也有关系吧,没准也跟沉浸式阅读有关系——纸质书的优势就在这里,只有纸质书才能从感官、设计浑然一体的达成一本书才拥有的力量,电子书虽说是方便,终究是少了那份气味和触感,以及翻动书页时的声响,和手写纪录时的阻尼。
主人公是个人生陷入困境的中年男人,和所有不幸的人一样,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幸,失去了妻子、经营不善、惨遭失窃……这些封套上已经写的很明白了,就跟不会放晴的雨天、永远等不到正确公车的站点、一直晚点的机场和只卖没有调味包的速食面的超市一般。他固执地经营着一家书店,在一座交通不便的小岛上再搭建一座由图书垒成的孤岛,岛中岛,听起来似乎有些梵蒂冈的神圣感。研究论文是艾伦.坡,也贯彻着“只有短篇小说才足够优雅到可以称为文学”的固执己见。从各种各样的描述和评价中,浮现的是一个与人格格不入的怪人——事实上大部分以爱书人为主角的文学作品中,书虫都会被这样描写,不管这是不是偏见,然而对于大部分书虫来说,或许与人交谈,不如去拥抱所爱的图书,倒也贴切。
这样的他面前,出现了一个突如其来的礼物,迎来了一位前所未有的邂逅。生命充满了不可思议的邂逅——尽管对大部分人来说,这种邂逅都不过存在小说和电视剧之中的,但有时生活又确实地向我们证明,它是高于艺术,高到艺术只能仰止地——命运和宿命,是最难以捉摸地剧作家,拥有莎士比亚的悲剧观与汤显祖的情意论。主人公因此而发生了变化,孤岛被一座一座的浮舟包围,象牙塔的结晶被人情包围而发出温暖的光辉。主人公的性格的暴躁、孤僻并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人的天性决定于肉体,而体现的个性才是人们认知到的性格。但疏远的人们却因为意外而维系在一起,仿佛是书封上“没有人是孤岛”一般的,如梦一般的剧情。也没有生动和美满到叫人觉得缺乏真实感,一切都是基于合理和合情之中,或者这就是加.泽文的高明之处,并不像大部分欧美文学的延续自传统的抒情,而是“表现出来,不要表达出来”的带着东方式的隐忍。在温柔之中,一样存在着坚硬的不幸,恰如其分却又让人觉得理所应当的结局,最后那个仿佛某种暗喻般的,漂亮而干脆的收尾,让我觉得真是犹如一次吃到恰好的晚餐,不会因为餐点过于厚重而回味过头,也不会因为寡淡而索然无味,在高潮戛然而止是一种颇有心思的战术,但是能够完结到恰到好处,那更需打磨与历练。附带一体,文中文《海滩一日》最后那个仿佛带着点卡佛意味的结局,真是深得我心,白描一般的写法,带来的余味让我欣喜。
在整个文本结构上,从孤立的局面,到突如其来多个因素的打破——矛盾、解决的模式并不新颖,但是与结构呼应的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塑造,以及对于时间的把控上,都驾轻就熟,加.泽文避开了一切热烈而直白的深情款款,文笔冷静而老道,用了大量经典的文学作品来暗喻。每一章的标题都是一本经典的文学作品,从这个层面上也可以视作是一本不错的文学指南。她选择了一个普通、不幸的中年男人,有着暴躁、严苛的脾气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毫无作用的文学知识的书店老板来做主角。正如小说后面写的“人生都是一部作品集”。大概对于a.j来说,和玛雅、艾米的相遇,就是那本作品集里最重要的书签吧。这样的男人,本身并不具备多少魅力,然而让没有魅力的人如何散发魅力,或者说,让没有魅力的角色,与故事相结合,产生魅力与感动,那就是作者的力量了。老实说,这并不是那种浓墨重彩,让人看后久久不忘的故事,但是将平淡的、有一点不一样又并不那么特别的故事写好,这本身就已是难事,平常事最难写,正因了平常而愈发的困难,这一点上,这本书不错,尤其在爱书人看来,更加有一种不一样的味道,因书而结交,书正是一条条索道和纤绳,是一个个码头和船锚,将一艘艘孤舟引导而来——即使这座孤岛最后也并未真正地与大陆相连,但浮舟的灯火还是犹如海上的净土,照亮了夜晚。
人若孤岛,也若浮舟,大致上我是认为,人是无法真正的理解人的。可以祈求,但不应强求,怀着希望,但并不是期望。个体与个体的关系,并没有必要到犹如水与水的关系。正因无法彻底的了解,人才期待渴望被了解,也因此才有了羁绊、交流与从中诞生的故事。伊藤计划《和谐》中抵达了最终的和谐,能够完美理解与容纳的人类,也就失去了交流的意义。用鸡汤一般的语气说着“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这种事情也只是类似安慰剂的概念而已。冷暖自知的远航,无论是孤独的荒野或者是无边的海面,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而伴侣这种东西,并不是因了寂寞,更多人只是单纯的追求着双宿双栖而已。对于爱书之人,拥有书为伴,那就已经不再寂寞,书是世界,是门扉,是灯火,也是梦中桥。人生于水泽(大海),从温暖的羊水中诞生,一生比起跋涉,更像是航行,朝着死的静海前进。中途停摆的,提早沉没的,或是结伴而行的,做着胎儿之梦,在寒冷的雨露和傲人的阳光里前行,然后在终点的海域相遇。那片海域没有风与浪,海面沉静平稳,而海水之下是无数静静沉睡的船只,承载着或多或少的故事与梦想。
a.j与艾米,濑名垣与真治喜,栞子和大辅,甚至于马缔和香具矢。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在相遇前大是这样,不祈求理解,不追求共鸣,他们都是浮舟,孤独也无妨,因为有书为伴,然后,爱书之人,终于得到了书的报恩,犹如一座座梦浮桥,将毫无瓜葛、孤独的浮舟联系在一起。他们的关系都并不是浪漫主义小说中的生死相随,但人本就不是为了结合而生,浮舟终究是浮舟。但,有书为桥,因书而做着同样的梦,看着同样的风景。不是因为分享了伤痛、理解了痛苦、共享了喜悦而得到共鸣,而是因为书本,因为阅读,因为一本书而看到了同样的事物而决定牵手,我觉得,没有比这更浪漫,又更朴素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