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侍坐》里讲,孔子和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谈志向,轮到曾皙时,曾皙竟说出一段诗情画意的话来:“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一下子把孔子感动得心旷神怡,喟然叹服.
有人把这几句意译如下:
二月过,三月三
穿上新缝的大布衫
大的大,小的小
一同到南河洗个澡
洗罢澡,乘晚凉
回来唱个“山坡羊”
一袭布衫,大袖飘飘,身体的宽舒与心灵的自由相得益彰.几个大人,又必配上几个嬉戏无状的顽童,才能使这气氛活跃而不拘谨.
这样闲暇的日子是孔子向往的,相信也是你我所向往的。
时间来到二千多年后今天的我们,物质文明空前发达,可我们却不会生活了,抑郁率上升,离婚率上升,空巢家庭上升,患病率上升,还有等等许多的社会问题。
物质力量越大我们对扬善抑恶的精神境界和美德的需求也就越大。我们从未充分地从精神上把握好我们的物质力量;而今天的道德落差比任何时代都要大。
一阿诺德•汤因比
因此
幸福是一种内源性的体验,是一种非实在性的心理状态,不是靠外源性的物化满足所能够获得的,有些人之所以没有幸福感?因为他们总是把幸福寄托在名誉,权力,金钱,社会上的肯定,结果只能有两种结局,一是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从而变得无比失落。甚至丧失了生活的信心,二是预期的目标达到了,但很快又在新的欲望的驱动下产生了不断升级的愿望,于是同样继续产生对现状不满的情绪。
显然无论是哪种结局,如果不能真正从内在寻找精神的依托,都不可能赢得真正的幸福感受,因为生活的秩序并不在外在的世界里,那里只有偶然性的无常,而在于我们内心所给予他的秩序,不管是人类还是个人,幸福的生活是一种闲暇优良的生活,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满足:
一、物质丰富
二、身体健康
三、精神愉悦
唯有修身养性最终达到综合的人生境界,这样才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一乐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