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越是在无知的时候,就越容易孤傲、傲慢、无礼。 ––摘自网络
所以,我也是因为傲慢才如此平庸? 回顾前几年的时光,我真的很无知。现在也一样,原来问题出在这里了,什么都相信又不太相信,认真又不太认真。我总觉得自己独一无二,是的,我确实很特别,可是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去悲悯他人,我才不是不可或缺。“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我是站在一个理想者的角度看待问题,现实是我只能依靠别人的说辞重复心意。可笑的是,我还以为只有我看出了问题,什么意见都听不进去,一直在反思也一直在犯糊涂。
记得高中那次宣讲,我对于别的同学的目标浙江大学表示不屑,简直轻而易举,所以呀,现在我在一所师范学院写着这些酸酸的文字。我把周围看成愚蠢的人类,做着一些傻事情,一点都不具特色。渐渐的,唯我独尊。
有时就像正确得深信不疑,但多数时间都在疑惑,而且感觉要升仙似的怀疑自己竟然那么优秀,一枝独秀。我忽略了一枝独秀不是春的意思,只热衷于孤芳自赏的秀。翻看自己写的日记就知道,每当我过一段时间回望,就有种想给自己一巴掌的冲动,不过我特别善辩,总是能找个好借口把自己安慰得服服帖帖,比如青春就是这样幼稚之类的借口,不过说真的我看到日记的第一反应是脸红,面红耳赤的红,羞愧的红。
后来的我越来越自闭,跟身边的人貌合神离,我发现过这些迹象,然后又像个仙女一样自顾自地飘荡,一度认为我超凡脱俗,不能被别人左右,而且他们都不太聪明,甚至后来我连古人、伟人哲人都不相信,仿佛我已经领略到“一花一世界”的至高无上,换句话说“总有刁民要害朕”。
就这样,我在这些思维方式里年复一年,变本加厉。好像什么东西都唾手可得,于是什么都不去争取,等着冥冥中的那份注定,结果等到现在一无所有,可气的是我总能花言巧语骗自己,没有就没有吧,好的还在后头。记得最近一次哭是因为我感觉这个世界很固化,总是要求我磨平棱角跟随大流,可是我明明是追求自由的啊,但没办法,我居然小到为了一篇论文而对别人俯首称臣,所以我哭诉,用搞笑一家人里的台词来说就是:受不了,自尊心受不了。可是我也亲眼看见了这个女主的后来生活。
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两天突然就开始紧张了。开始把那些外在思想放在一边,打算从头到尾思考一下自己,这时才发现,我可能是个渣女,骗了自己这么多年,可是没办法,还能离咋的?我对自己的了解全都很肤浅,也难怪自欺欺人了。
其实以前也意识到自己可能太骄傲的,只是不太深刻,所以也没有改正,主要是无知让我觉得自己没必要去改。但也就如同写论文一样,只有不断地自我删改,自我增修,才能有所模样啊。
我真的才是傻,是真的傻,盲目乐观地骄傲着,眼界不宽心气还高。真正审视自己的时候才知道我甚至都没有资格做梦,真的有这么严重。为什么会这样浮躁呢?我想是因为我不甘平庸,但是我又不去行动,一切行动都需要意义,而那些意义早就被别人赋予,我想我这么特殊怎么能听取别人的意义呢?然而,让我看看自然万物,草木花树、飞禽走兽,时不时垮个领域看看比如政治、经济,对,就这两点都够我看半天了,这时我那些骄傲跑得比我快多了,一转眼就不知道哪里去了,然后环顾四周,发现我多么渺小。果然认清自己的定位很重要,每个人都很重要,是每个人而不是个人!
所以呀,我到底还有什么不满意?我拥有的跟付出的成比例的,大家都是靠自己能力为生,我还有什么好计较的呢?我的骄傲只是属于我的理想状态,禁不起否定,那么它就一点价值都没有吗?不!它有的,因为它是我的理想状态呀,理想二字说明我可能还是有点追求的。那么让它合时宜吧。身边的人都很聪明,大家都在努力,我是与众不同,可是每个人都这样啊。
收好骄躁,找寻自我价值才是要紧的事儿。
虚心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