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互联网信息还没有现在这么普及。所有关于时尚的讯息除了每年挂历上的各种搔首弄姿的国内外明星之外,最为权威的来源就是一本叫做《上海服饰》的期刊杂志。中学时便每期必看,穿着比自己的身形大两号的丑陋校服,翘着兰花指默不作声的翻阅着,那每一张每一页,都饱含着我对未来的期许与展望。
有个故事记了好多年。约莫是有个大学刚毕业的姑娘,应聘到外企做助理。她的上司是位对穿着极为挑剔的女人,所以为了时时跟上步伐,她也卯足了劲头的研究穿搭。有个非常重要的场合,她陪着上司一同前往,那天她费尽心机的穿上了一套名叫“宝姿”品牌的套装,满以为自己会深得上司的认可,欣然前往。
也许是套装的气场过于强大,以至于合作方的负责人以为她才是重要人物,于是频频向她示好,反而冷落了女上司。整个会场气氛尴尬异常,最后合同竟然也意外泡汤。一套“宝姿”套装,最终成了她梦断职场的一场噩梦。
于是从十几岁就开始懵懂的意识到,女人的装扮里,比美丽更重要的,是一种叫“得体”的自知之明。明白自己的位置,拿捏住自己的腔调,不需出头时无需强出头。
可即便如此,还是心心念了这个品牌好多年,从及笄之年到已过而立。人说爱情最好的样子,便是你不知我不知,你猜我我猜你的阶段。想来,人对于一件事物最好的心情,也许就是那心心盼,却一直盼不到的感觉。
记得大学刚毕业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职场前辈,在产品发布会的现场一袭红色套装,站在酒店门口,落落大方的与前来到场的宾客们一一握手合影。我穿着一件起着毛球的彩红毛衣,默默的端着一大筐水果,一份一份的分发到会场的每张桌子的每个盘子里。偶尔用眼角的余光,瞥一眼前辈那深邃的酒红套装。
水果分发完后,便站在会场门口随时等待吩咐,前辈招手叫我,说是也要一起合张影,我赶紧把衣服理一理,端站在前辈旁。后来看到的照片里,前辈笔直的站在中央,我一个斜挎包的站在侧旁,活脱脱一个小兵张嘎的军姿样。听到旁人评论,你看这一身宝姿的衣服,看着就是不一样。我当即就后悔当天怎么没能再仔细点的打量那身衣裳。
忙碌中度过了初入职场到白手创业,恍然已过了而立之年。儿女绕膝,早年的打拼也落得中年经济尚且自由。偶尔想起年轻时的那段未曾实现的念想,便又开始可以的找寻那未曾实现的宝姿套装。
终于百转千回的找到了专柜,可以底气十足的用手触摸每一针一线的走向,可是却好像暗恋了几百年的对象突然在眼前脱光了衣裳,没有害羞,直视着对方,却发现,对方肌肉松散,身体发肤,全然没有想象中性感的模样。没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的荷尔蒙现象,索然无味的转头就走,于是,二十多年来的期盼,轰然倒塌,不再向往。
我是不是该庆幸,终究还是拼到了它配不上我的这梦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