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爱人的姥姥96岁生日,一大早和爱人一起开车接上婆婆、公公回老家给姥姥过生日。
昨晚场景:我给爱人说,明天回老家是不是要规划一下路线呢?上次回老家的时候通往县城的路正在修路,咱们绕远回的家。
这么长时间怎么也该修好路了。我查一下!这路况里也没标明那段路在修。
三个月,中间下大雪、过年,算算日子估计修不好。
行,知道了
我看他不耐烦了,我没有再说。
今天场景:爱人还是走的原来的路,结果是还在修路,过不去,要绕行。因为他在开车,我用手机开启导航,绕行是必须的。
婆婆、公公这时都说话了:
走这路不对吧?怎么走这里了?
走高速吧,下来没法走。还上高速吧!你应该走哪哪哪……
爱人这时自己有些为难,但是在父母面前他就是这样。(说一句如果走高速,不是最佳绕行路线,要多走60公里以上,就可以说明问题,他就是不说。)
婆婆公公又说:下车打问打问路再走。
好,爱人按照父母说的,把车停在那里问问过来的老乡,路是问过了,还是不知道怎么走。
我拿起手机再次看了导航路线,说:咱就跟导航走,试试吧!
结果是,按照导航路线回到老家,路程和时间都是最优选择。
今日反思反省:一是家里的事,嘴太多了不行。二是在路线选择上,自己不知道怎么走了,可以傻傻地相信导航。三是凡事向内预备备,提前预习是没错的。四是父母总是觉得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经验丰富,要听父母的话。今天我看到父母这样的时候,我也看到了我平时给孩子说话时的样子。我觉得当孩子有空间、自由成长和发挥自己的时候,他早已超出父母已有的所谓的经验,不要低估孩子的认知和能力。五是我今天的进步是,无论是语言还是情绪不和别人对抗;导师班讲过“走错路了就看看不一样的风景”我记住了;回家路上发生的小插曲是我反思反省的好机会,要不是亲身经历是不会深刻认识和清晰看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