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使人自由。”
这句话相信大家都听过,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并不多。
先亮一下背景,top3工科硕士,中等985本科,广论成绩的话,其实当初的高考成绩也足以上top3本科,但是当时年少不懂事,考虑到地理气候原因留在了北方。
你以为我是来显摆自己,向大家卖弄自己的自律心得吗?
并不是,我到目前为止,都是一个极其不自律的人,而残酷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对我展露它的獠牙。
少年
可能很多小伙伴要有疑问了,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怎么可能是一个不自律的人呢?
这件事情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有提到,在我们少年求学的过程中,对我们的要求其实只有一条,那就是“遵守”。
遵守学校的教学安排,遵守家长的生活安排,遵守同学之间的社交规则。能够做到这三点遵守,对于前十八年的学习生活来说就已经绰绰有余了,虽不敢保证一定可以在高考名列前茅,但是考取一个不错的成绩还是比较轻松的。
但是这些“遵守”说白了都是“他律”而并不是“自律”,在大学之前所有人都处在相似环境的情况下,目标单一明确,方法也单一明确,强大的“他律”的确可以省去不少自我内心建设的弯路。
社会
可是上大学之后,我们就开始真正要面对社会复杂的环境了。在这里你的人生目标不再那么单一而清晰,你必须通过对自我和环境的摸索来寻找自己的道路。而且,更重要的是,你的身边不再有强大的“他律”力量来对你的行为进行辅助性矫正了。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名校大学生上大学后沉迷各种娱乐活动而导致学分不够被劝退开除的事情。
当然,这么严重缺失自律的情况是个例,不能作为代表。不过,像我一样,被“伪自律”绑架,把本该成长的日子过成了平淡流水账的人,又有多少呢?
何为自律?
“自律”对我们来说当然不是一个生词。在如今贩卖焦虑大行其道的市面上,各大营销号总要用一些“被同龄人抛弃”或者“他比你更优秀,还比你更努力”等等的句式来偷换概念,将所有你得不到的东西都归因于你不努力,好像没吃苦就是吃了大亏一样。
“自律”难道真的如他们所说就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能不能吃苦”的问题吗?
如果你听了他们的话,不分青红皂白就开始为自己制定一天二十四小时严格的“勤奋”计划:早上六点起床跑步,七点背英语单词,八点看专业书……
那我可以肯定,你要不在制定计划的第一天就放弃,要不就在制定计划的半个月后放弃。
为什么呢?
因为自律,严格来说并不应该成为一种行为约束,而应该成为你为人处世的基本行为逻辑。
我对自律的看法(上)
正如前文所说,我直到今天都不是一个特别自律的人。这个成因有很多,和我的先天性格、成长环境都有很大的关系,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不过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自律一直是我无比向往的生活状态。这么多年来我曾经尝试过数种方法来让自己变得自律,却无一不以失败告终。
为什么呢?毅力不足?不能吃苦?
我曾经也以为是这两个原因,直到那天我配置电脑的编程环境。
熟悉pytorch和python的朋友们都知道,配置编程环境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对于编程小白来说。
虽然网络上教程很多,但一家的电脑一个臭毛病,你得到处犄角旮旯翻找,一个一个方法去尝试,才有可能找到适合你的灵丹妙药。
那天的我也是这样。作为一个数学爱好者,一直比较迷神经网络,那天决定正式入坑机器学习,进军人工智能。花了整整大半天的时间,不吃不喝乃至憋着不上厕所,翻找各方资料之后,我终于装好了pip镜像以及pytorch、ipython一系列工具。
可就在这些准备完全就绪的时候,我的心里却开始打退堂鼓了:这个事情安装就这么麻烦,还是全凭运气找到了攻略,我真的可以顺利地学下去吗?
于是在对强烈的自我怀疑之中,我连一个“hello world”都没打完,就惴然关上了程序。
这件事的无疾而终是因为我的没有毅力+不能吃苦吗?我认为并不是。
配置环境如此枯燥的事情我能一眼不眨一直干大半天,饿了渴了都置之不理,这足以说明在面对一个特定目标的时候,我完全是有心性去达成的。
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懒惰,而在于那四个字——自我怀疑。
我对自律的看法(下)
这次编程启动的失败和往常千千万万个我放弃的目标一样,终止于我对自己能否完成产生怀疑的那一刻。
纵观步入大学后这十年的生活,我完成了很多目标,考了研,考了雅思,读完了很多书;但更多的目标都停在了开始行动后的不远处,比如健身、写作、编程。
(请注意,我这里提到的目标,都属于非强制目标,也就是单纯为自我提高而设立的目标,所以类似于毕业论文、结业考试这样的目标我就不列入内。毕竟大部分人还没缺乏自律到完成不了强制任务)
这些目标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有的我坚持到了完成的那一天,而有的我很快就放弃了呢?
原因很简单,我完成的目标,都是很清晰而且完成路径很明确的目标:
考试,我当然会怀疑我能否通过,但是我明确知道,我只要复习考试内容,就可以把通过的几率提到无限高;而读书就更简单了,一件不需输出的事情,我每天读几十页,几天总会读完。
而那些我放弃的目标,都属于我难以推测能否成功的事:健身,不请私教的情况下,我这么锻炼真得有效吗?写作,我到底有没有写作的天分,我这样写下去,会写出一本大作吗?编程,我不是科班出身,没有系统学习背景,我还来得及学吗?
这是这份扎根在心中对自我的怀疑,在我完成目标的路上一步一步吸干了我的信心和决心
自我怀疑的本质
大家看到这里,心中一定会冒出一个词:
自卑。
没错,自我怀疑确实是自卑的导向结果。
但简简单单的自卑,还是无法反应这个问题的本质。
在这里我想让大家回忆一下自己放弃自律的心路历程。
订好了减肥计划,两天后就忍不住跑去吃炸鸡?
决定早起学习,第二天输给了被窝?
下定决心一口气看一上午书,五分钟后就拿起了手机?
很多营销号都拿这个做文章,好像在拿起炸鸡和手机的那一刻,我们就从自律不自律的量子状态塌缩成了不自律完全体,堕入不自律地狱永不可超生了。
大多数人确实也是这么想的。‘破戒’之后,他们接下来的生活就是万念俱灰,把那些计划彻底埋葬在心底,继续吃喝玩乐。
可大家细想想,自律的破灭真得是从那一口炸鸡开始的吗?
很明显并不是,自律的破灭恰恰是在你意识到不自律的那一刻开始的。
因为我们都下意识地为自己建立了一个虚假的“自律形象”:一丝不苟,计划圆满完成,不良习惯永不碰触。
简单来说,我们为自己设定了一个永不犯错的目标。这也是我们所有行为的幕后思维逻辑——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让人不完美?
大家一定会觉得很荒谬,一个处处追求完美、以达成目标为己任的人怎么可能无法做到自律呢?
原因很简单,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任何完美,所有的完美,都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当中。
当一个完美主义者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的时候,他追求完美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此次行动的过程:
自己的方向没有偏差,自己的努力皆有回报,自己的成长肉眼可见,通往成功的大路笔直宽阔。
而实际上呢?这种情况可能吗?爱因斯坦尚需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论,我们又怎么可能一开始就拥有一个完美的方案?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在朝着目标前进的时候,都会多多少少遇到自己意料之外的状况。而完美主义者的问题就在于无法忍受这些状况的发生。在他们看来,微小的偏离和不完美就代表着自己此次行动的失败。
大家想一想,你每次放弃的时候是不是抱着这些念头呢?偶尔贪睡、贪食、贪玩,本身并不能代表什么,可是在我们心中却变成了目标坍塌的标志。
应该怎么做?
总结一下我前面的观点。我们无法成为自律的人,往往并不是因为我们对自己要求太低,而恰恰是因为我们对自己要求太高了,高到了常人无法达到的地步。
既然问题明了了,解决方法自然也就清楚了。
我们要做的不是去不停给自己灌鸡汤制造焦虑,我们要做的是适度的宽容自己。
放纵了自己,没管住自己的嘴巴、没有早起、玩了手机——计划偶尔被打乱了,这说明我计划还有点纰漏,我要适当调整一下继续执行。
想前文我提到的那样,我本身之前的成果都来自于他律而非自律,这么多年我也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因为不够自律而失去了很多机会。
但我不会再继续自暴自弃了,我要从现在开始,逐渐改变自己完美主义的性格,去试错、去改变。
我也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不定时地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自律心得和一些弯路,希望我们都可以成为真正自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