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去理解他根本理解不了的事物
我们对知识的渴望程度其实大部分是由后天经历及学识所决定的。如今有多少家长是在自己认为学识不够用的情境下才认识到读书的习惯需要从小培养的。
这种现象极为常见,我们认为重要才会希望孩子也同样引起重视,当我们自身认识不到问题所在时,我们同样无法给予孩子。
现实是:很多家长朋友在对于家庭教育还不够了解的情况下做了家长,又或者由于身体状况的复杂性不得不选择提前体验家长的角色。
但是孩子的经历却是唯一的,你能为孩子创造怎样的教育背景、家庭环境、品格修为,孩子就会被怎样的家庭氛围所感染。
比如当家长们认识到“自己经历的局限及学识的匮乏限制了自我成长”这类问题时,才会着手去想办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只是这样的做法,对孩子来说是在有意识的提升主观能动性,这很容易导致孩子无法对阅读产生兴趣。
就好比对我们成年人来讲,背诵全文、唐诗、宋词等等这些“被动”掌握的学识当年无法真正理解,也许依照现在的阅历理解难度不大了,却无心再去深究了。
正是因为那时被动学习对我们来说是件不太有趣的事情,在我们心中留下了不太美好的印象。
木已成舟,我们确实无法改变过去
我们竭尽全力想给孩子最好的,只是在孩子还没体会到人生百态时,你提供给他过剩的信息,只会令他们消化不良,且根本听不进去。
这是必然现象,并非听话的孩子就什么道理都懂,他们只是在行为上没做出反抗而已。
而由于孩子在行为上没能给出真实的反馈,导致家长们误认为孩子可以接受你为之准备的一堂堂人生哲学课,从而导致孩子越长大,家长越不了解孩子心里的想法,因为误解太深了。
所以反观我们自己的人生经历,不经历就不会成长。而往往人们只有在失败的经历中才能总结出一点经验教训及反思,这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那么我们在培养孩子的时候,就不能一味为他屏蔽不好的、丑陋的事物,在这类问题上不要做得太刻意。
当我们认为孩子的人生容不得半点失误的时候,他的人生必定会在你无法掌控的那一天体验到你无法接受的差池。
孩子的成长过程和我们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如此为他争风挡雨,他只会比别人成长速度慢很多,从而导致心智不如同龄孩子成熟。
只有让孩子们去经历、去犯错,在错误中总结自己的问题,他才能懂得自己的行为能够决定自己人生的走向。
哪怕他无法精准表达这样的感受,但是他一定会隐隐约约感受到这些道理的存在。
你是否对孩子提出了过多的要求
我们做家长的很容易走进“我都是为你好”的误区,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对孩子提出种种要求。
我们都知道自己的每一步是怎么走过来的,任何人都需要对自己人生有绝对的掌控权,孩子也一样。
小孩都有偷偷涂口红、穿高跟鞋、甚至模仿家长签名的做法。行为最能影射出孩子的真实想法,他们希望快点长大成人,这是源自心底的对成长的呼唤。
当你无法享受你现在拥有的一切时,你才想要换一种生活方式。这就是问题所在。
当孩子在自己的童年世界里无法感受当下时,他们就会通过试穿大人的衣服、鞋子,或通过对其他的一些类似成年人行为的模仿来感受“另一种状态”,那就是成年人的世界。
当家长对孩子提出过多的要求时,孩子就会选择思想上反抗,行为上默认,因为这是他唯一的反抗方式。但是在自己能掌控某些行为的时候,还是会下意识地去做出这部分行为。
孩子这种微妙的心理活动是如何产生的?
“为什么你们能做,我却不能做?”这是一种无意识的、主观上的质疑。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在童年时期无法专注做个孩子,是因为他们在这个阶段感受到了压力及焦虑的存在。
比如父母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于是会为孩子过早地做出一些不太适合他们的规划,去学习一些孩子不太感兴趣、但却可以满足父母愿望的一些“技能”,舞蹈、钢琴、演讲等等,家长会不自觉的把自己成年后所缺失的那部分“技能”标签贴在孩子身上。
孩子的成长阶段中有顺从、讨好,也有叛逆。叛逆期,恰恰是在孩子认为自己能够掌控一些东西的阶段出现的。
比如当他有了自己的小伙伴,朋友渐渐多起来的时候,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去寻求离开家的机会的时候,他一定会将他“不乖”的那一面表露出来。
父母看不到,不代表孩子没有这个心理征兆及状态。相反,如果孩子在家里感受到的是爱、是包容、是接纳,而不是压抑和焦虑,那么他们表现出来的自然是阳光、童真的那面。
耳濡目染的必然性
昨天在KFC店里我看到这样一幕,三代人(分别是孩子、妈妈和姥姥)坐在桌前吃着快餐,画面看上去很和谐。一个大约两岁大的孩子手里拿着根油条,还有两口就吃完了。
这时孩子的姥姥起身走向点餐区,此时妈妈一边抢下孩子嘴边的油条,一边重复唠叨着“别吃了,我们一会吃好吃的啊,姥姥去买好吃的了,咱不吃油条了哈,乖,给妈妈”。
孩子本来是想把手里的食物吃完的,就差这么两口,这位妈妈愣是把孩子嘴边的食物给抢下来塞到自己口中了。
在这位妈妈的言语及行为中,我们会发现她认为油条对孩子来讲不好吃,而不好的东西就可以不吃。吐掉不好吃的东西被认称作“乖”。
你瞧,有些荒唐行为被当成典范强加在孩子身上有多可怕。
有多少家长一边给孩子传达错误的示范,一边责怪孩子的错误,其实自己根本没意识到孩子的恶习究竟是从来学来的。
也许有一天这个孩子自己可以决定吃什么或不吃什么的时候,便会养成挑食、浪费的习惯。但这位妈妈却不一定能回想起自己是怎样阻止“孩子成为他自己”的。
原本这个孩子可以不浪费,可以把油条吃完的。因为妈妈的任性,她认为油条没有其他食物好吃,于是她做出了强迫孩子产生区别对待和浪费的习惯,还让孩子误认为这样叫做“听话”“乖”。
再比如做父母的如果整天饭后或闲暇时间都在玩手机,那么孩子也必然会养成这样的习惯,如果家长无法约束自己的言行,那么他们的孩子也必然无法甩掉这些恶习。要知道这都是在父母们的言传身教下被塑造出来的。
小结
● 孩子的认知层次,多半是家长认知过程中的产物。
● 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对于自身的掌控能力及对未来的预判能力,都来自于我们的人生阅历,一个人只有真正经历过一些挫折或失败,才能懂得一些真知。
● 做家长的不可把我们成年后懂得的道理强加在一个孩子身上,他们会因为内心无法承载这些信息,而选择逃避真相或逃避家长自认为的那部分“爱”。
● 对孩子来讲,童年不该是压抑、无助的,如果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这一点,想必你一定无法接受他们叛逆期到来的那一天,到那时你一定会对孩子的童年深感遗憾及内疚。
● 去约束孩子的言行,不如去约束自己的言行,有时候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
● “自我”的成长阶段是必不可少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孩子也一样,他们有权成为他自己,而不是父母希望他成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