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三篇文章中,我们分别了解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尼德兰艺术、希腊艺术这三种重要的艺术内容,围绕着“种族、时代、环境”三原则,将各个时期、地域、民族的艺术家一一与之对应,从而试着寻找一种了解艺术、欣赏艺术的基本规律,让大家得其门径。本文我们就循着这条线索,回归到《艺术哲学》这本书的初衷,也就是窥探“什么才是艺术”。
01
抛开刻板的教科书定义不谈,相信每个人心中对于艺术都有着自己的看法。
《艺术哲学》中,将决定艺术品价值的最重要因素,归纳为“特征”。所谓“特征”,简单来说就是艺术品或艺术形象可以彼此区分、艺术与非艺术彼此区分的根本特点。比如说我们一说到张飞时,就会想到他的鲁莽粗暴,一提到诸葛亮,就想到他的智慧谋略,这就是他们区别于其他人物的特点。特征,往往就是一类艺术元素的理想状态。
其实在很多时候,特征都有一定的“模板”:情人、吝啬鬼、父亲、国王、小丑等等,都有他们的固有特征,也就是说当人们看到这类角色时,脑海里总会浮现出属于他们的某一种样子,这也可以看做是艺术家的“套路”:当你在西方绘画中看到一个男人身穿蓝衣、头后有光环,他多半就是基督;当一幅画中出现丘比特,这说明这幅画多半也跟爱情有关;如果是一个手持雷电、腾云驾雾的中年男子,那他恐怕就是宙斯——所以多了解这些特征,对阅读艺术品是非常有帮助的。
艺术品的价值有高低,显然达芬奇传世名作的价值要远远高于美术学院学生的习作。艺术品表现出来的特征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它的价值。“艺术品的目的是使一个显著的特征具有支配一切的地位”,这个显著特征,可以说的艺术品表现力的核心。
02
所谓“显著特征”,说白了就是能够决定一件事物之所以是它的根本因素。结合三大原则,一位艺术家的显著特征,往往就是由他的种族、时代、环境以及个人经历所形成的,继而将这种特征表现在其作品中,这也决定了特征的稳定性。比如中国艺术有一大特征,就是“意境”,无论是中国绘画、文学、书法,还是雕塑雕刻、音乐、园林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这一特征,甚至可以说如何表现意境,直接决定了艺术品的价值,这也深深影响了我们的审美。绘画中的“留白”,文学中的“意在言外”、“情景交融”,书法中的“行云流水”等等,都是意境这一特征的体现,经久不衰。
当然,有些特征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消亡,比如百年前,大部分中国人都喜欢戏曲中人物的打斗、唱腔,可是现在它们在我们日常中所占的比例已经很小,这说明我们的审美出现了变化,这是正常的历史进程,现代人有着现代人重视的“特征”;但戏曲同样重视意境,这也是特征稳定性的体现。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作品能否表现出符合受众审美的特征,直接决定了它的价值,就像书中所说,“特征的价值与艺术品的价值完全一致,艺术品表现了特征,就具备特征在现实事物中的价值”,可以说,越是伟大的艺术,越能够创作出出符合民族特征的作品。为什么鲁迅的文章我们今天读来仍然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就是因为他对中国人深入骨髓的了解和剖析,再加上作品独特的魅力,才造就了作品长久的生命力。
03
那么如何将特征这一法则运用到具体的艺术品欣赏上呢?
特征本身也是多样的:既有主要特征,也有次要特征;既有有益特征,也有有害特征,这需要我们仔细辨别。辨别的根据,在于作品呈现出来的特征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足够真实。这种真实不单单是对美的,对丑的也同样适用。就像古希腊悲剧,它们往往表现出来崇高、悲壮美,是人物对命运抗争崇高和最终仍然摆脱不了命运的悲壮;在《恶之花》中,我们却看不到美,反而看到了对人性的鞭挞——它们的都是符合审美的,都表现出了最真实的特征。
此外,特征的集中程度也是我们欣赏艺术品的重要法门。一件艺术品,即便它表现出了符合真实的特征,但却稀疏平常,也难以称之为杰作。就像当我们看到大雁飞于暮色下的水面,感叹一句“夕阳下的湖面真美啊”,却终究比不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来的精致而巧妙,后者显然集中体现了水面上落日余晖的雄浑与壮美,这是普通的诗句所无法比拟的。
艺术品有很多可以具体的要素,可以成为我们欣赏艺术品的标准,比如文学作品的性格、情节、风格、形象等,绘画的色彩、线条、造型等,都是我们可以直接拿来用的欣赏准则,我们可以对这些要素加以分析,得出作品表现特征的等级和集中程度,以此来推断艺术品的价值高低,这可以说是行之有效的艺术欣赏手段。
不过有一点需要我们格外注意,任何艺术品的欣赏都要拿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否则,当我们看到原始壁画、陶俑、骨笛,我们就会认为那是非常粗糙的艺术品,这是非常片面的。
艺术品本身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在欣赏它们的时候,也应该从一个整体的角度来看待,否则将艺术品分析的支离破碎,也违背了我们欣赏美的初衷。最后,审美是一件非常自由、个性化的事,每个人的审美不尽相同也无需相同,希望这几天的领读能够抛砖引玉,为大家指出一条行之有效、符合自己的审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