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孩子的应试作文《他给予了我们帮助中》中孩子结尾段给我冲击性很大。
帮我们清洁小区的义工叔叔,不仅帮我们清除了环境垃圾,跟帮我们清除掉了心灵上的灰尘,让我们学会了做一个讲卫生,保护环境,有爱心的人。
孩子都能学懂,但不愿化心思练习,我感觉可能是我的家庭管制功能出了问题。因为起初我妈对他的强制和我对他的纵容。
刚看到瑞妈的针对孩子“和稀泥”的对策,再谈判,再执行,做不到再谈判。
类似《防厌学课》中的拉锯战,在孩子改进成长的路上免不了要进行痛苦反复的拉锯战
父母做好了,收获一个不一样的孩子。
父母坚持不了,孩子几乎就一直和稀泥,践行鸵鸟理论 ,舒服一天是一天。
重点是自由是深层次的促成孩子自律的养成。这里面需要更深沉层次的思考和计划,必须有阶段性的目标指引,温柔坚持,要坚决杜绝掉控制或无力的顺从孩子,这就相当于要不在情感上心力上逼坏了孩子,或者无力的放弃了孩子。
(二)
下午放学回来时,身边跟着他的好朋友。可是儿子没有邀请他的朋友进门,估计这是我们平常形成的有事提前要商量约定的默契 ,能看出儿子很想带朋友进来玩,但始终忍住没开口。儿儿子的朋友走到门口也要依依不舍的离开,但行动之缓慢足以说明问题。随即我邀请孩子进屋跟儿子一起玩,明天是元旦活动,晚上作业少写点,或不写作业也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