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今晚半个小时的通话让妈妈得到反省自己的机会。你那一句“行了,有些时候我真的不想听大道理,道理我都懂 我需要的只是安慰”。我呆了好一会,又想了好大一会,然后深深地认识到,妈妈的目光是有点焦急了,妈妈的心也切了些,大概是对你太有信心,觉得你已经长大,觉得你目前的情智完全可以应付下来所有的一切事情,却忘了你一直以来都是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羽翼下成长的,你并没有长大,只是一个接近18岁的孩子。
既然是这样,妈妈调整一下思维和心态,争取耐心一点,陪你慢慢长大。相信我,孩子。
2017.12.14备忘
(余光中先生此去走好)
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
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
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
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
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
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
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小时候 ,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
我在这头 ,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
我在这头 ,
新娘在那头 。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
而现在 ,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
我在这头 ,
大陆在那头。
(从今以后,诗人在天堂,诗在人间。)
因了他,我也喜欢上这首《火车》,继而喜欢听陈璧唱这首诗,当诗遇上歌,要多美有多美。
余光中诗《浪子回头》: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波分两岸/旗飘二色,字有繁简/书有横直,各有各的气节/不变的仍是廿四个节气/布谷鸟啼,两岸是一样的咕咕/木棉花开,两岸是一样的艳艳……在杜牧以后或杜牧以前/一样都沾湿钱纸与香灰/浪子已老了,惟山河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