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你以为你信是真?他人所信是迷?
基督徒往往有一个迷思,认为自己信奉的是独一真神,而信仰其他神佛道哲的人就都是迷信。
这是天大的误会!
人迷信与否?和所信奉的对象是不是真神无关,而是和人所持的“信”的质有关。
优质的“信”,是始于理性(认识),继而超越理性,以至,终于“信”。
当你说你相信陈思豪,意思其实是说:你“认识”陈思豪,你知道他会做什么?他不会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因着对他的认识,你实践你对他的信心。
所以,当陈思豪递给你一杯水,而你不需要对水质做任何检验,潇洒一口就喝干。这表示在这件事上,你是“相信”陈思豪。可是,当你望着递来的这杯水,虽然很渴却客气谢谢婉拒。你是“不相信”陈思豪。
因此我说,信心是始于理性(认识)。
如果有一个人是专门研究妈祖,从历史、文献、传奇、乡野闻谈轶事……毫不遗漏研究端详,最后,他宣告说“我信妈祖”!竟然有人说他是迷信,我第一个举手反对!
如果有一个人说他信仰耶稣基督,但是却不读、听圣经,不了解这个信仰、不思考这个信仰,连耶稣和基督的差别都不晓得,就算他宣称愿意为耶稣死,而耶稣也真是救世主。很抱歉,我仍要说,这是迷信。(可知现在有多少基督徒是迷信吗?)
然而,信仰上帝不是止于理性(认识)。
因为不像人,人是能够被理解的对象,是能够被测透被掌握的对象。人是有限的。上帝不是,祂是不可捉模、没有界限、无可测度……,祂是大而可畏。所以,人的理性终究得在祂面前低头。人要相信上帝,不可避免面临超越理性、智慧,甚至是超越既有道德、伦理……,胆寒魄颤而心碎。齐克果以“信心的跳跃”来描述,潘霍华以pen-ultimate至ultimacy来理解。
是的,信心超越理性。但若不从理性开始拟塑建构信心,这信心是渺茫虚无。
阿爸父神,我相信。虽然痛,且无法理解,我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