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三件事,第436天#
===== 分割线 =====
屁股决定脑袋,说的是你坐在什么位置,就考虑什么问题。《论语》有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说的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在其位,则名正言顺,否则就有多管闲事的嫌疑。而在中国人的思维里,大部分情况下是自扫门前雪,勿管他人瓦上霜。
其实屁股决定脑袋的底层本质是利益。你在什么位置,就要考虑相关的利益,并争取最大的利益。站在全局的角度来看,谋取局部的利益可能会损害全局的利益。如果看不到全局的话,也只能如此了。
在一个企业内部,总有一些小的部门领导能够争取到一些非正常分配的资源,比如领导的关注、政策的倾斜、资源的配置、人员的配置等。站在他的立场上来看,当然是多多益善;站在领导的角度来看,稍微多给一些也不影响大局。但在其他部门来看就不一样了,凭什么多给他们资源,他们的业绩好吗?他们的产品好吗?他们的贡献大吗?所有人都希望有一个公平的环境,有清晰的规则。公平才是领导者应该追求的,应该在组织内实现的。
规则不清晰,或者即便有规则也会被领导者随意更改,只能消耗员工的热情,最终过上和尚撞钟的日子。我有个朋友说,他们公司试行了一项激励政策。只要项目的利润率能够满足公司的要求,就有一定比例的激励。朋友一年也做不少项目,我想他应该能发一笔小财。结果朋友抱怨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公司的文件明确了激励的提成比例,但领导总会找一堆借口进行克扣:比如项目利润太低,回款太慢,项目周期过长,他在项目中的重要性不明显等等。凡是有利于朋友提成的,一律否定;凡是有利于公司不发提成的,一律想办法呢找出来。
其实说白了就一句话,这个激励政策是鼓励你做项目的,但不是鼓励你多拿钱的。既然不能的多拿钱,那做与不做又有多大的区别呢?与其签那么多项目干那么多活,还不如少签点儿项目少操点心,乐的自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都会在政策许可的情况下为自己谋更大的利益。作为公司的管理者,在出台政策的时候就应该明白政策的利弊。既然想多做项目,就要拿出来一部分钱激励。只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事情,还是少想为妙。损失了的信誉不是那点儿钱就能挽救和弥补的。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本来无可厚非。大公无私也是站在了更高的视角谋取更大的利益、更多人的利益、更长远的利益。
可惜啊,现在的社会太过于浮躁,到处都是一夜暴富的神话,到处都是一夜暴富的梦想。能够踏踏实实安心做事的人已经不多了,作为一个组织的领导者,如果能够善待这些人的话,其实就是善待组织,善待自己。
屁股决定脑袋,本质上是利益决定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决定行动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