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父亲、小海一起做后厅的卫生,边做边感慨,如今只有做卫生,才有过年的感觉,一年一度的大扫除是年味的体现,是年味的仪式感。
下午队友和妹夫一起贴春联,从一楼贴到七楼,外甥女跟在一旁。这画面让我想起,年少时的除夕,我和小海跟在父亲身后贴春联,父亲在楼梯凳上,我扶着凳子,小海指挥,而母亲在厨房里忙着年夜饭。
时间如梭,转眼贴春联的人从父亲变成队友,旁观者从我们变成了外甥女,而母亲依然在厨房忙碌。
少年的我,期待着春节,可以穿新衣,吃大餐,收红包,放鞭炮,拜大年。现在的我,期待着春节,可以陪父母。
下午和海从超市回来,路上冷冷清清,她感慨道,年味越来越淡了。我说,不是年味淡了,而是生活好了。儿时盼着的新衣随时都能穿,儿时盼着的大餐随时能吃。对年的期待就少了,或者对年的期待变了。
诚如妹夫说的那般,“ 衣食无忧的年代,天天都是好时光,似乎不像以前那样急切地盼着春节的到来,更盼望的是春节假期能长点,然后能回家看看吧!”
今日除夕,忙里忙外的母亲,准备了一大桌的菜。没有花样的煮法,简简单单,少油少盐,是我们的最爱。在手机没有普及的年代里,除夕夜最重要的节目是看春晚,发短信。如今,多年未看春晚未发短信的我边陪着娃边逛朋友圈,感受微信里浓厚的节日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