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讲的“攀缘心”问题,由于我们内心一刻不停的胡思乱想、攀缘不止、不知不觉,真的使我们很累,流行的话叫“心累”。很多时候我们说“休息”一下,身体上我们可以停止劳作喘口气,而内心什么时候能真正的休息呢?即便是睡觉我们还要不停做梦,只是醒来后大部分回想不起来罢了。但休息并不是指要停止内心的一切活动,如果内心停止活动了,不就跟一根木头一样了。要解决攀缘心的问题,大体上首先应该做到“制心一处”,即把这种胡思乱想的状态拴在一个点上,类似于“集中注意力”;然后进一步达到“事来则应、物去不留”的定力状态,即便是江面浪花汹涌,我自静水流深。当然,这个修养功夫绝非一朝一夕,《大学》里所谓的七证“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就是言及此事。
今天读到关于“情绪”的问题也与此息息相关。说起情绪,本人就该好好检讨了,记得初中班主任在期末年终评语里就写到:“该同志多么多么优秀,就是有情绪化的问题”,当时不觉得怎样,现在回想起来,我的班主任真的一语中的,平时对我确实很关心。参加工作后,情绪问题有时都算是我的一个硬伤。
南怀瑾老师关于情绪的精彩论述是:“我们成人,把纯属于思想、思维的作用,叫做知性;甚至只把知性比较善良面的,叫做理性;把属于感官及其神经作用的生理反应,叫做感觉;在感觉的时候,如果起了辨识的作用,就叫知觉;在感觉和知觉的过程中,同时又起了所谓七情六欲等作用,这种一时的心情状态就叫做情绪;这种情绪持续较长的时间,就叫做感情;不论一时的情绪或是持久的感情(感性),经年累月累积下来,又形成了每个人的习性,而成为人格的一部分。”
由此,我们可以认真分析自己的人格了,一时的情绪是什么?经常性较多的情绪是什么?经年累月的习气又是什么?反过来,要想完善自己的人格,就得从源头——一时的情绪——开始修养,对经常性习惯性的情绪就更应该注意。
再者,根据中医的观点“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所谓的喜怒哀乐愁其实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而是生理问题。因此针对情绪,“修身养性”关注更多的其实是修身问题。
《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就明确的指出了修身养性的目标——“中和”;修身养性的方法——“发而中节”。也就是说,首先,我们至少得觉察到自己的心思和情绪;再次,如果喜怒哀乐愁的心思情绪不对头,就要适时把它调整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