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日读经2——关于“攀缘心”

     

老实说,本人一天之内内心各种负能量比较多,用我们领导的话是:自然播撒阳光不够;用一名同事的话来说是:各种得失心太重;用我自己的话来说是:做各种无用功太多。

      所以,我好多年的习惯是每天必须读几页经典,来获得内心的一种平和中正。“明月上天心,霁日带清风”何尝不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并且对于我们这些天天烤大太阳、还可能变成吃瓜群众的人,这种方式尤其需要。当然,如果小酌一杯、配上美食,也能达到这个效果,可惜上面管的极严。这都是“刚日读经”的取义,纯属个人习惯而已,不太有功利的上进心。

      今天又读到“攀缘心”这个关键词,攀缘本义是比喻猿猴攀拉援引藤条,不断的交换左右手用力向上爬,并且可以交换藤条向前进。

      因此用“攀缘心”来比喻人的心理状况,又名妄想(妄心,表示虚妄不实),都是在感想、联想、幻想、感觉、错觉、思维与部分知觉的圈子里打转,并且一环扣一环,互相貌似不相干却联带发生关系,心里必须系着一样东西如猴子攀缘不断的现象(或许带上一个紧箍咒会好点)。

      通俗来讲,就是一会儿想这样,一会儿想那样,想东想西,想吃想喝想美女,还有就是不知道在想啥。并且,思想会影响情绪和生理,比如想到不高兴的事就会带动不好的情绪,不好的情绪深刻影响着健康状况(哈,男同志们想美女过多还会引起生理反应)。更重要的是,我们想东想西时,更多时候我们是不自知,就好像我们平时陷入沉思时,我们自己没发现自己这个状况,外人倒是能够观察到,会问你:在想什么呢,这么入迷?

     经典上认为,这种看似稀松平常的事其实是一种病态,那么非病态是什么样呢?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明德至善;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中庸平和;是“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的浩然正气;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明心见性!

      就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这种稀松平常的病态,还自认为这就是我们真正的内心,就好像我们不会去意识到我们自己的呼吸一样,这种浑浑噩噩的状态伴随我们一生,所谓“无始生死根本,用攀缘心,为自性者('自无始以来,作生死根本的,人的心理作用,就是凭借着攀缘心这种本能活动')”。

   因此,所谓的修身养性、修身炼性、明心见性等等就是要解决这个攀缘心问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此次活动每个孩子必须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沒得商量。 2、6月28日早6:40准时在学校门口出发,过时不候,自行解...
    44229阅读 4,571评论 0 0
  • 为什么我们有了改变的决心,却无法创造改变的结果?是动力不够?不够坚持? 其实,答案是我们的策略出了问题。 做好任何...
    老李写做阅读 1,378评论 0 1
  • 穿了这么多年的衣服,去年开始终于小有所悟,算是厚积薄发了。 我们总有那么些时候,对着镜子里的自己时,看上去感觉不够...
    公主复生阅读 3,870评论 0 2
  • 溯渡凡尘,深几许。 跌撞沉浮 淌过生命的长河。 是夜, 想将它捞起, 那是一颗 人心, 用尽全部的心力, 想要融于...
    诗辰阅读 3,45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