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说和传记

舒薇

从一本好的传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伟人的一生,了解他所生活的时代特点,从中汲取一些人生哲理或者教训。但是现在看来传记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并不如小说那么受欢迎。本人在此作为“不欢迎”传记的中小学生的一员,暂且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想。

首先我认为传记比小说缺少了一些神秘感。如果问一个没有看过《苏东坡传》的人,苏东坡是谁?他是干什么的?他的生平什么的?估计看过古诗词的人或者稍微受过教育的人都知道一些。但是如果我问一个没有看过《雾都孤儿》的人奥利弗是谁?恐怕是得不到满意的答案的。在看小说时,我们对于主人公,主人公的身世社会地位家庭时代背景等完全是一片空白,这样一穷二白的感觉反而给人以强烈的好奇心,让人情不自禁想要挖掘所有的真相。但是在看人物传记时就没有这种新奇感。传记是一种极其复杂的书,正是当你对一位伟人感兴趣才会去看他的传记,但是看他的传记时大部分人已经把那位伟人了解得七七八八了,因此新鲜感很快就会消磨殆尽。问如何在看人物传记时保持新鲜感?很简单,买一本你完全不知道是谁的人物传记就可以了。但试问谁会去买完全不知道的人的传记呢?

其次小说还有趣在,它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小说作者并不需要对什么时代背景之类的东西负责。构造出一个合理的世界和虚幻的人物,安排上合理而不失夸张的剧情。因为种种不受限制的因素作者可以尽情发挥想象,描绘出一些精心设计的细节。但传记则不同。传记必须完完整整的把一个人的一生呈现给读者,不能做出什么改动,一切必须有理有据。这种局限使得传记写的有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更何况一些年代久远的一些人事物早已模糊不清更是加大了作传的难度。同样写一个清晨,小说中可以描写人物的起床时间, 早餐菜式,衣服款式花纹等等等等。换成传记,恐怕只能在查阅了无数资料后写一句“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这种模糊感使得传记变得寡淡了一些。

还有便是阅读者本身存在偏向。所谓传记,基本都是为名人所作。而针对于中小学生这个阶层来看,名人意味着权威,都是他们从小到大耳熟能详的人物,换句话来说是相对于“别人家的孩子”这种东西,这种生分的绝对完美与中小学生特有的或多或少的逆反心理撞在一起,自然是让传记不受欢迎。

话是这么说,都是中小学生中爱看传记的人也不少。传记作为一种颇具特色的文体,自然有其本身独特的魅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烽火长歌 图|来自网络 奶汪很努力地想要走出一个直线来,从出生到现在,他还没能走出十米的直线。这让他被兄弟们笑...
    烽火长歌阅读 4,196评论 4 11
  • MUI不包含 jQuery,要使用 jQuery就得引入jQuery库 放弃使用$,直接使用mui或jQuery比...
    云音流阅读 8,679评论 0 1
  • 在工作中要让自己发光肯定要有能让别人记住的东西,而能让你闪闪发亮的一些品质有哪些呢?沟通能力、工作效率、思考能力肯...
    环盈阅读 1,612评论 2 1
  • 李镇西老师在《做最好的家长》自序中提到关于什么是快乐?他告诉女儿“快乐,源于善良:让人们因我的存在感到幸福,就是最...
    我们皆好阅读 1,573评论 0 2
  • 我们使用UITableView实现了很多不同的用户界面,但是对于有些需求,比如横向滑动列表等等!它能发挥的作用还是...
    诺馨阅读 2,985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