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惭愧,我到小溪捕鱼的次数数不胜数,但都是与亲朋好友一起去的,其实就一小跟班。所以,心里总琢磨着,什么时候自己能单干呢?
上五年级后,一个二三十口人的大家庭分家了,我也长高了不少,父母整天在田地里忙农活,管孩子的时间就少了,我也渐渐独立了。有时候会瞒着父母,自己背着鱼篓,扛着锄头,拿着水瓢,独自去捕鱼。但当我来到溪边的时候,常常望溪兴叹,无从下手,感觉哪里水流都很急,自己一人力有不逮。当硬着头皮上的时候,大石头搬不动,小石头堵不住缺口,有时新的土还没挖掘,堵在石间缝隙里的土已被泡软,松散开了。真是“事非经过不知难”啊,看来做事要量力而行。
但我不服输,有一次,我从水美宫前的溪段,沿着小溪往上游走,一路踩点:跨过山猪潭,游过榕树溪,趟过宜梳水,泅过深波潭,抵达游车涧。一路三四公里,几乎把村境内的溪段踏遍,“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游车涧的上方发现一处“福地”。
这一处溪段,全部以石头为底,溪流平缓,但到中间突然向左开了一个小口,下面有一口小潭。这小潭很不显眼,一眼看不到底,但也不会很深。俗话说“浅水养不了大鱼。”我想这里不仅仅没有大鱼,应该鱼也不多,所以别人看不上眼,但对我来说正合适。
于是,我观察一下出水口的形状,折一条长长的野草来比划一下,然后找来一块形状大小相当的石头,放在缺口上,嘿,正好,再挖掘一些泥土,把缝隙给堵住了。然后站到水潭里,水没过我的大腿,我用水瓢把潭里的水一瓢一瓢的往外倒,潭里的水位缓缓下降。好一会儿,水位下降到三分之二的时候,我有点累了, 突然感到脚边有鱼儿游动,这鱼儿好像给我注入了无穷的力量,我越舀越起劲。不一会儿,快见底了,不少鱼儿跃出水面,我激动得,连声大笑“哈、哈、哈”。水舀干的时候,鱼儿躁动不安,到处乱窜,我可“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部“收归囊中”。
当我转过身蹲下去时,发现潭底別有洞天,洞中有几条“大鱼”(三个指头并排那么宽)正躺在泥沙上奄奄一息,我惊喜万分,高兴得直傻笑,心想:任凭你们躲在“水帘洞”,还是逃不过我这“孙猴子”的手掌心。把鱼篓凑近,小心翼翼地把它们都送进去。
哈哈,大功告成!打道回府!
(图片来自网络)
【原创申明】本文属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引用或出版。有需要请先联系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