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混沌大学的同学们,欢迎来到每周一课的混沌大学创新学院。今天是创新学院的第八课,价值网络。在你听课的今天,已经是3月4号,离我们最早的时候对疫情的发现,差不多已经一个半月的了,我非常想念大家,不知道大家是否已经开始正常生活、正常工作,你的企业是否已经开始复工了。你现在是在线上办公呢,还是已经正常地复工了,还是完全没有办法来复工个?你所在的企业运营是否正常,现金流是否足够呢?我想这史无前例的一次疫情,对全中国人,尤其对中国的企业,是一次前所未见的一次危机。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我们整个企业界面临一场非连续性。我们以前的课程讲过,面临非连续性的时候,如果你无法有效应对,十个企业会有七个企业倒在非连续性鸿沟里边。但是反过来我们会看到,几乎所有伟大的企业大家都是在非连续性这个鸿沟,也就是在所谓经济危机这个至暗时刻里边开始萌芽的。
混沌大学以创新为己任,陪伴每一个同学度过这段非连续性的至暗时刻,是我们今天最大的一个任务。如果你问我如何跨越这个非连续性,我们答案一如既往,要靠创新,要靠底层思维支撑下的创新。尤其在今天,我更相信混沌大学那句黑话,用第一性原理跨越非连续性,实现第二曲线式的增长。
大家在遭遇非连续性,混沌大学自己作为一个组织也在面临突如其来的这样一个非连续性,但是在过去的时间里边,我们的同事们反应我认为还是相对比较敏捷的。很快我们上线了很多的专题,尤其我们推出58天的战疫直播课程,每天我们有很多的跟这场疫情相关的课免费推给大家,陪伴大家。
7点的时候也会有欧爷说课,来向你推荐一门很好的课程给你回顾一下。我们会有同学讲真,我们自己的同学在这段时间是如何应对的,现身说法来跟你分享一下。遍邀各界大咖,找到所有相关的话题晚上来跟你分享。最有意思的是,每天晚上9点半,我们每天都会开十几课对话厅,大家在这里聊跟我们今天、跟未来相关的话题。你可以作为一个围观者,也可以上座去来讲你认为想讲的东西。
尤其想说的是,混沌大学创新教练,以及候选创新教练80个人,我们全部发动起来,针对六个跟疫情相关的行业,我们开发相关的课程。我们的领教们相信一句话,越是在危难的时刻越要相信理论的力量,所以我们在过去的时间里边,我们也会在未来的时间里边,用我们的一点点的力量,点燃一点小微光来陪伴着你。我们希望你能够从我们陪伴里边,找到帮你度过至暗时刻这个力量,以及那个理论,以及创新的方式和方法。
一、什么是价值网?
好,前言讲过,我们开始到今天的课程。今天是我们第八节课,我们今天讲价值网络这个内容。我们上节课讲的内容是低端颠覆式创新,来自克里斯坦森教授的理论,本节课我们讲价值网络,下节课讲组织心智。
咱们讲创新者的窘境的时候,我给大家回顾一下。第一,任何一个企业它战略的第一KPI就是增长,我想毫无疑问的,企业的市值、企业的估值全部取决于你未来的成长速度。但是我们发现,几乎没有任何企业能够连续长时间高速地增长。那根据克里斯坦森和熊彼特的理论,只有第二曲线创新才能产生十倍速式的增长。熊彼特甚至认为,有而且只有第二曲线创新才能产生经济的实质性增长。
但是我们又发现一件事情,所有那些第一曲线的领先者,几乎无法跨越到新曲线当中去。那个中间那个神奇的非连续性鸿沟,就是我们被称为创新者的窘境。这个鸿沟太难太难了,对于所有的在位企业来说,难以跨越这个非连续性鸿沟,对于所有成功的个人来讲,面临职业转折的时候,你很难跨越这个鸿沟。我们几乎可以把这个鸿沟称为人类思维的阿喀琉斯之踵。
再讲一下,混沌大学所研究的重点不在第一曲线,也不在第二曲线,而是在第一、二曲线转折之间这个鸿沟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我们在第一曲线课程的时候引用过福斯特老先生的这句话,一旦遭遇非连续性,原来的领军企业十个大概会有七个要被取代。那么我们一直在怀疑,为什么会遭遇这样创新者的窘境呢?为什么那些原有的巨头在新的形势之下这么难以跨越呢?
为什么呢?我也给大家出一个思考题,为什么领先的创新者总是遭遇失败的窘境?我们有两类思维的路径来看这个话题。通常来讲我们会从故事的角度会讲,那出现了新的英雄,在位企业输给了新晋企业。那有另外一个视角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归因于内,在位企业输给了它自己。你认为在位企业输给了谁呢?
几乎所有的在位企业从来都不是输给那些新兴的竞争对手,而是输给自己内部的既得利益。百度根本不是输给今日头条,它输给自己内部的既得利益。雅虎根本不是输给了Google,它是输给了自己内在的既得利益。内在的一股看不见、摸不着,但无比强大的力量,把它禁锢到第一曲线里边去。
所以克里斯坦森认为这是创新者窘境的原因,他把归因为两个,其实你也可以说是一个,为了讲的细一点我们拆开两个来分析一下。外在的价值网络,所谓价值网络,就是你所拥有的那些资源,你所拥有的那些输入的资源反而成为进攻你的价值网络,这句话非常有意思。第二是内在的组织心智,也就是你过去所成功的那些经验、模式、文化等等这些心智,让你成功的那些原因,反而把你禁锢在原有曲线之内,这是非常有趣的。
今天我们讲一下第一块,价值网络。它适用范围大概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对于在位企业如何来让自己基业常青,让你知道面对非连续性的时候,最制约你的那个力量是什么,把从外的归因转为从内的归因。而且我们试图给出你一些方法论,来给你一些启示。第二个方面,对于个人而言,越成功的人越有自己处事的方法论。但是如果时间发生变化了,过去让你成功的方法论,是阻碍你继续成功的唯一的原因,所以对于个人的成长也非常之有帮助。
当然在我的课程里边我主要讲企业,其实如果你把你自己当成一个企业,我所讲的内容对于任何一个个人都是有帮助的。我经常讲到价值网络这堂课的时候非常有代入感,讲着讲着自己的情绪就进去了,我跟大家继续来聊一下。
我请问各位,再回顾一下,如果你是一个上市公司,决定你市值的那个核心KPI是什么呢?当然是你的增长速度,尤其是超越预期的增长速度。怎么能够提高我们的增长速度呢?再回顾一下,我们的课程也讲过,就是创新,第二曲线式的创新。创新的基础算法是什么呢?组合式创新,基本要素的重新组合。你找到一些跟你企业相关的基本要素,把它组合起来,成为你运营的输入点,那这些输入的值会产生一些输出,帮你带到新的阶段里边去,这就是我们讲过的组合创新。
但是之前我们只讲了硬币的一个方面,其实我没有讲硬币的另外一个方面,硬币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所有那些帮助你成功的相关要素,一旦你把它们组合完毕,它们就会成为一张无形的生存之网,它把你禁锢在他们所决定的边界之内,我称这个网为价值网。
所有那些你组合起来帮助你成功的那些要素,一旦组合完毕,运行的很顺畅,它已经变成流程化以后,它就会成为一张禁锢你的生存之网。所以价值网给企业提供了生存资源,同时也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边界。
二、价值网类型
价值网有很多,我们大概简单地可以列出四项出来,仅是举例说明一下。在这一part里边我请各位一定要有一些哲学的视角,所谓哲学的视角不要现在事情内部,把自己当做一个某个事实对你产生反应的对象,而是跳出来看这个结构。
那四种主要的价值网包括技术价值网,从供应侧着手。友商价值网,竞争对手、客户价值网,还有资本价值网。
首先前两个我简单过一下,大家熟悉非常地熟悉。第一个是技术价值网,技术这件事情非常有趣,你以为你是选择了技术,但是你一旦选择了某种技术路径之后,其实这个技术路径本身它有它的生命力,它也牢牢地把你的未来的产品、商业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捆在这个技术之上。
我们过去有一种想法,只要我的技术好,我就一定企业就会有未来。但你却忘了,你的技术本身它也有它的生命周期的。技术也一定会遭遇极限点。而且技术遭遇极限点这个命运,是不可避免的这样一件事情。所以当你选择某个技术的时候,请一定要跳在结构之外,把你当做主体来看到它,不要被它禁锢起来。
第二Part很有趣,叫友商价值网。我请教大家一个问题,你可以思考一下,想一想你每天的这个生活里边,如果你是企业的这个老大的话,你在竞争对手身上花的时间多,还是在用户身上花的时间多呢?这个话题我可以转一下来说,当你在做决策的时候,是从用户端来出发做的决策,还是说看,哎呀,我的同行做了什么?
我想很多的时候如果你足够诚恳的话,很多的时候我们做决策,就是因为我们行业里边A公司、B公司、C公司、D公司都这么做,所以我也这么做。真正对我们有最大决策力量的影响力的,其实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我们恨不得竞争对手怎么怎么样,但是在这种强烈的情绪背后,也把我们和竞争对手合在一起,一个非常非常诡异的一个价值网里边去,这件事情非常诡异。我们跟竞争对手缠斗的越激烈,越把自己禁锢在既有的价值网之内。
贝佐斯讲的一句名言,他说你要关心竞争对手,但是不要过度关心,然后下面一句话非常有趣,因为毕竟竞争对手不会给我们钱,我请你仔细反思一下这句话的力量。
第三Part是客户价值网,我想讲的详细一点。有两种推动企业发展的方式,一种是需求侧驱动式的增长,另外是供给侧驱动式的增长。在第一曲线连续性时期,也就是你一旦这个曲线已经开始发展了,在它正常发展的时间里边呀,影响价值网走向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客户,熊彼特称这个阶段为客户为王。或者换句话来说,在一个正常的发展阶段里边,对于一个企业影响最大的力量来自于你的客户。
其实这句话也很容易理解,谁给你面包,你就替谁唱赞歌。客户购买了你的商品,另外一个角度他用资源流入了你。其实所有的决策都是资源配置所支配下的决策,所以当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对你产生的影响是最大的。所以请你看这张图,在第一曲线的连续性时期,消费者为王是需求侧推动式的增长,所以大家在这里边要找痛点、从用户出发等等这些观念。但是从第一条曲线向第二条曲线转换期呀,熊彼特发现,这个阶段不应该是消费者为王,而应该是创业者为王,这是供给侧驱动的增长,这个就非常非常之有意思。
熊彼特在他那个小册子里边,在他的名著里边花了很长的时间来讴歌创业者。他说只有创业者才有可能把资源从第一曲线里拉出来,来转换到第二曲线里边。这个阶段如果你依旧是消费者为王的话,你是根本不可能从原有曲线里边组合成新的资源的,所以创业者、供给侧是这个时候最大的力量。
所以请你看这张图,在通常的时间里边我们说消费者为王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在两条曲线转换的非连续性时期,这个想法是有自己巨大的Bug的。比如聚焦主营业务,客户完全满意,要做消费者需求调查等等这些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当你在第一曲线增长的时候,尤其是度过破局点,已经在快速增长时期,是非常非常之有帮助的。但是它也有它的陷阱所在,比如克里斯坦森所讲的硬盘驱动器这个行业。
所有的14英寸硬盘制造商最后全都退出了这个领域。为什么14英寸硬盘制造商没有推出8英寸的硬盘呢?是技术的问题吗?是资源的问题吗?是管理的问题吗?都不是。事实上,两家领先的公司的工程师已经内部成功设计出了8英寸硬盘,比市场上独立产品出现的时间早了2年。他早了2年出现了,为什么没有推到市场呢?原因很简单,他们受制于他们的客户,大型计算机制造商,也就是以IBM为代表的大型计算机制造商。
公司的CEO通过销售去问IBM,我们工程师发明了一个小的那个硬盘,你需不需要啊?IBM说我要小硬盘干嘛?对于我这个大体量来讲,你尺寸变小对我毫无意义,我希望的是单位存储成本更低,而且存储容量更大的硬盘驱动器,我需要Better,更高、更快、更强。
那最后是谁需要了这个8英寸硬盘呢?是小型计算机。而大型计算机几乎没有一家推出小型计算机来,所以他们也不需要那个8英寸的硬盘。
这个话题我们继续追问一下,为什么大型计算机没有推出小型计算机呢?小型计算机刚刚出来的时候,性能是不如大型计算机的,而且其实它的价格很低,它的利润率很低。是因为大型计算机的客户不需要小型计算机,所以IBM也被它的客户禁锢在那个价值网里面去没有推出小型机,所以给了DEC巨大的空间,然后从低端来逆袭IBM自己。
历史的故事的主角永远在变,但是历史故事里边那个Pattern永远不变。把那个Pattern捏出来就是理论的力量,它可以帮助我们解释过去,也可以预测未来。你看Pretty soon,发生了同样的个事情,这些8英寸硬盘几乎全都错过了新一代的5.25英寸硬盘。原因又很简单,因为他们的核心客户不需要5.25英寸硬盘,5.25英寸硬盘满足了新型的个人电脑,尤其一开始的台式计算机,而所有的小型计算机几乎没有一家推出台式计算机。为什么呢?原因又是同构的。因为小型计算机的客户是企业的工程部门,他根本不需要个人计算机呀。
所以我们真是从这个故事里边,我们一声叹息,我们当然Default(默认)认为客户是我们最珍贵的资源。但是今天站在这儿,我也郑重地警告你,在有些时刻,尤其是那个非连续性鸿沟时刻,企业的客户也是我们最主要的禁锢力量。客户既是我们最珍贵的资源,也是我们最主要的禁锢力量。
我们在上一个案例里边看到诡异的与客户同生共死的这个现象,你看,14英寸硬盘制造商和IBM共同铸就了一个大型机价值网。但这个大型机价值网消失以后,14英寸硬盘制造商和IBM大型机同生共死了。我们再继续看,8英寸硬盘制造商和小型计算机厂商共同形成一个小型计算机价值网,当这个价值网被摧毁以后,这个里边所有的厂商同生共死了。下面也是一样的,5.25英寸硬盘和台式机,3.5英寸硬盘和PC机,1.8英寸硬盘和便携设备等等同生共死,令人非常之惊恐。
我们经常在爱情故事里边听到这样的话,虽然我不能跟你同生,但是我愿意跟你共死。但是实际的爱情里边,我们几乎见不到任何一个这样的案例。But,在商业里边我们却看到我们和我们的客户,在一个价值网里边同生共死了这个现象。顾客完全满意,这个美丽的词汇有时候可能是一个大陷阱。
我记得以前我讲到这一段的时候,台下有个学生坐立不安,一直要举手,后来我说你要说什么?他说,教授你刚才讲这一段呀,让我想起一个寓言来,就是老鼠跳到米缸里去偷米吃那个故事。老鼠有一天啊,发现了一个捷径,米缸里有米,哎,它就不需要到处去寻找食物了。所以每次它饿了的时候呢,都跳到米缸里面去找米吃,它过的非常地幸福,吃完之后就跳出来去到处去游玩、去快乐、去玩耍。但有一天它从米缸里吃完米之后,突然发现它已经跳不出来了,太深了,跳不出来了。So what,里面有足够的米,所以吃在里边、玩在里边、睡在里边,So what,环境就是这样,有吃的就可以。但又到了有一天,它就发现米缸里一粒米也没有了,而这个时候当它想跳出来的时候,已经完全跳不出来了。
我们小的时候听这个故事,就是当成一个故事,在今天的语境里你听这个故事,你会发现它是一个惊悚的商业文化呀。如果我们把我们的命运全部依赖于某一个或几个资源之上,一旦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这对我们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回顾一下《人类简史》里边赫拉利有一句话,我每次都会被这句话所打动,我时不时在手里拿这个笔,在一张白纸里随便写的时候就会写出这句话出来,它老是要提醒我。我们说我们自己征服了小麦,赫拉利说与其说我们征服了小麦,不如说小麦奴役了我们。当我们没有征服小麦的时候,我们的远祖们可以到处去狩猎,随着水草到处去走。但是有了小麦,的的确确解决了我们食物的问题,但是也同时把我们的居住的家园也禁锢在了小麦的周围呀。
与其说我们拥有客户,不如说我们被客户所拥有。所以价值网里边最核心的那个力量,通常取决于你的核心客户。而在惯常商业规则之下,你绝难从价值网当中逃逸出去。克里斯坦森讲到这儿的时候,说出了一句特别伤人心的话。他说真正决定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是你所属的价值网,管理者不过扮演了一个象征性的角色而已。
我必须承认,8年前我第一次看这段话的时候,我有一点点愤怒了。我是一个企业的CEO,我是一个企业的创始人,因为我才有了这个企业,因为我这个企业才增长壮大到今天来,怎么你说我不过扮演了一个象征性的角色而已呢?你越来越想,越来越想,你才知道这句话是很有力量的。
我们所有的成功是因势而成而已,我们所有的失败都是忘了自己的成功是因势而成而已。我们是在那个势里边自己找到一个最好的位置,然后它把我们推到那边去而已。所以这句话如果不理解,我会犯很大很大的错误,客户价值网。
最后一Part呢我想讲一下资本价值网,这是2000年左右,我们从美国华尔街引入了风险投资、互联网创业以来,对中国今天创业者影响最大的价值网。这在某一定程度上来看,它都超过了客户对我们影响价值网。因为很多的时候,客户里边的钱还没有来,但资本家的钱已经来了。我们再做一点点反思,同学们,我请问你说,企业是关于什么的游戏?我想你一定会说,企业是关于价值创造的游戏啊。我创造了某个产品,这个产品给社会、给消费者提供价值,我创造了价值。其实如果你真去看教科书,我还清楚地记得我大学的时候教科书里有这样一句话,企业的天职是利润最大化。企业其实是关于收入和利润的游戏,如果你不赚钱,你再好的价值也活不下去。所以你的那个1不是你创造的那个产品,而是商品化,有没有人来买,你想想看是不是变成了这个阶段,所谓的商品经济。
但是再往后去看,到了上市的时候,有了资本化的时候,上市企业的回报主要在于市值的变现,而不在于利润分红了。所以如果不在于利润分红,其实你所赚的那个利润多少的绝对值,对于你企业的市值和你的财富变现已经没有直接关系了。在这种情况之下,企业又是个什么游戏了呢?你甚至你的1已经不是商品,你企业已经变成了一个或红或绿的在屏幕里面飘荡的数字而已。今天你的客户已经变成了股民才是你的客户,而你真正销售的是你那条曲线。这个曲线的背后是什么?可能股民一辈子都不知道它是什么了。
那在资本市场里边企业是个什么游戏呢?企业是一个收入和利润增长的游戏。因为企业的市值取决于你未来的现金流在今天的那个折现,它看的是你未来的增长速度。所以如果即使你今天你的绝对值很高,你是个庞然大物,你的利润也很高,但你没有增长空间了,这样的企业已经不被受尊重了。这本身就很怪异,你赚很多钱,你有很多客户,你也创造价值,你有产品,但假如不增长,你几乎就等于死掉一样。这个现象各位已经见怪不怪了,你仔细想一想,这件事情本身是很奇怪的。
更奇怪的是,你在资本市场里的价值啊,还不仅仅是因为你的增长速度,而且要超出预期的增长速度。于是一个很诡异的现象出现了,假如你的企业增长了,但是你的增长速度没有达到分析师要求的增长速度,你的市值甚至会下降。
也有这样一段,2014年联想发布它的中期业绩报告,它已经比去年涨了19%,但是股价却下降了,原因没有达到分析师分析要求的那个增长速度。你看,多么地荒谬。
我在说什么?请各位想一想看我们今天玩这个游戏,就跟一个绳子拴着你越拉越紧,要去增长、增长、增长,快速增长、快速增长、快速增长。你只要快速增长,你的市值就很高,你的兑现就会很好,于是我们狂力的向增长速度这边跑去。
But这件事情的另外一端是,我们大数据来看,在所有公开上市的企业当中,只有10%的企业能够维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只有2%的企业长期绩效能够超过市场的绩效。所以一方面要求企业必须快速增长,另外一方面这是个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
所以克里斯坦森有这样一句话,企业的增长率必须超越社会舆论对它预测那个数值,才能使其股价大幅上扬,各位想是这样子吗?于是这成为一个沉重的,无法摆脱的负担,这个负担压在每一个执着于提升股东价值的企业高管头上。我们称它为增长魔咒。我稍微停一停,请你品一下这四个字,增长魔咒。
它是可持续的吗?为什么大公司无法进入小企业?为什么颠覆式创新总是不能在大公司里边发生?原因就是因为增长魔咒。大企业无法进入小企业、小市场,而颠覆式创新刚出来的时候都是小市场。
所以回忆一下这一Part的知识点,价值网络。这一Part的内涵远远超越商业,它其实是背后有一种很强大的哲学的力量,它并不仅仅是商业。对于每一个个人而言,都是非常非常之重要的。回到你身上你想想看,你最难做的决策都是因为你怕失去你过去既得的那个东西。所以反思一下这一Part,我讲了价值网。我也讲了新冠疫情会突然无情地揭掉你身上某个面纱,你会发现自己陷入到什么价值网里边去,让你自己无法出来呢?请你反思一下,你自己或你的企业陷入了什么价值网,你可以在屏幕里边来写下来。
三、浮沉联想
接下来我讲一个案例,浮沉联想。这个案例呢是前几年的案例,但恰好是应对价值网这个情景是非常好的一个案例。但是联想过去这些年的市值的发展情况,大概在2009年的时候陷入谷底,然后一路高歌,到了2015年、2016年的时候到了一个顶峰,然后又开始来下降。2015年5月15号,联想股价到了历史最高点,But2016年联想市值一年跌掉了60%,2018年联想股价跌了83%市值。
2018年5月4号,联想被香港恒生指数踢出,当年外煤在报道中称,联想是全球最差的科技股。联想是什么呀?联想是我们中国的民族企业呀,是我们最早的英雄一样的企业呀。这样的一个英雄,它到底遭遇了什么呢?很多分析联想的这个故事、案例,那我们今天也从价值网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我们从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它第一曲线是PC,第一曲线PC行业遭遇了极限点。请各位看,这是全球PC历年的出货量,PC在2011年的时候到了最高点,然后接下来是一路下滑。为什么PC行业开始下滑?原因很简单呀,智能手机对吧?有了智能手机之后,PC这个行业的黄金时代没有了。所以2011年的时候,全球PC出货量到了极限点,极限点就是失速点,之后连续6年PC出货量下降。在PC行业衰落的情况之下,我们发现联想这个公司却逆势上涨,2013年超过惠普,成为全球PC霸主,占据世界16.7%的市场份额。所以2013年的时候,杨元庆在发布会上说了这样一句话,对于一个中国企业,我们成为全球电脑行业的领导者我们感到无比骄傲。但是让杨元庆和联想比较窘迫的是,在他们自己为此感到骄傲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媒体为他们发赞歌。
2014年联想自己也到了极限点,同一年这也是联想PC的失速点。从2015年开始,联想PC出货量逐年下降,2017年的时候被惠普反超,当然最近可能又开始起来了一点。你看这是PC行业的极限点,你再看这是联想的极限点。在整个行业到达极限点之后,联想这个公司还在上涨,但是在到了2014年它自己也到了极限点,所以2014年以后对于联想而言,就是行业和公司极限点同时下降的时候。同时遭遇行业极限点和企业极限点,
这个时候换任何领导人都无力回天了。原因非常非常简单,还记不记得全世界最大的管理者格鲁夫讲过一句话,一旦企业遭遇极限点,这个时候管好企业叫难于上青天呀,难于上青天呀。而且我们看联想业务,联想PC业务的变化和联想股市的变化,看起来这两张图完全没有关系。所以我们经常说股市好像很傻,其实股市太聪明了,用钱来做决定太聪明了。
你会发现联想的市值根本不在乎它的PC,因为资本商已经知道PC是第一曲线,已经是昨日黄花了,资本市场看的是你未来的发展,也就是说你的第二曲线是什么状况。那第二曲线怎么样呢?联想有没有第二曲线呢?其实在几十年的联想的历史里边呀,联想尝试了很多第二曲线。
我想如果对面的你是一个比较资深的人士的话,在2000年左右,上一场危机的时候,那个时候联想都做过互联网,但类似于联想的互联网以及其他业务很快起来,很快就消沉了。这个公司似乎没有一种一定要选择一个方向,然后砸锅卖铁也要把这个方向砸出那种击穿域值点的那样一种魄力,很奇怪。但是呢,联想的第二曲线手机其实是成为它一个第二曲线了。我们看一下联想手机的发展,而且你再来看这是联想PC的曲线图,这是联想手机的曲线图,有没有发现其实联想市值的变化,跟它第二曲线手机几乎一模一样。我们今天已经忘掉联想手机了,但事实上联想手机当年呀是中国最好的。
2009年联想就开始进军手机业务,2013年的时候,在中国手机市场占有率第二,仅次于三星,是国产手机第一名。2014年,29亿美元收购了摩托罗拉手机。那2011年到2014年的联想手机气势如虹,我们来看。2011年联想手机的出货量是区区只有170万台,到了2013年居然暴涨到4000万台手机。
所以你看,这几年是联想手机一个黄金增长点呀。如果你是联想的CEO,或者你是联想的投资人,这个时候你看这个数据,你显然是非常之高兴的。2013年的时候,联想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在中国是第一名,超过华为,超过小米,2013年联想手机在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名,国产手机第一名。在全球也是一样,你看这是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的数据,它的全球出货量也是在节节攀升当中。所以这个时候联想的股市也表现的气势如虹,它的股市发展的也很好。
But我们不要看现象和数字,我们以前讲过,如果记得在我讲第一曲线的时候,我讲过有两种曲线,一种是显性的财务指标,另外一种是隐性的能力指标。所以不要肤浅地看财务指标,一定要看背后决定性的能力指标。那联想手机的崛起主要原因是什么?是靠什么手机崛起的?我们今天大家都知道了,是运营商定制机。
什么叫运营商定制机呀?这是历史特殊情况里边才有的事情。2011年中国移动有7亿用户,但当时是想向3G来转,3G用户呢只有7900万。当转到3G用户的时候,用户的所有的行为方式就可以赚很多钱来给中国移动。所以这个时候中国移动有一个需求,就是拼命地发展3G用户。
它如果发展3G用户,对它而言其实那个手机的品质不是第一重要的,而是那个3G手机的市场占有率是第一重要的。于是它用了一个特殊的方式,就补贴的方式来做大量的低价的智能手机,这时候形成传说当中的中华酷联的手机格局呀。运营商找到这几家公司来贴牌来生产这样的手机,几乎是运营商要求什么就生产什么。包括华为、包括联想,在这个时候来抓住了这一波的机会。
那2012财年联想手机出货量增长1000%,市场份额从第十名涨为第二名,它成为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最大的运营商。2013年那一年的元旦和春节,中国移动很有钱呀,非常有钱,做了大量的补贴。那一下子把联想当年低端的手机全卖断货了,在这个场合的时候,如果你是这个公司的CEO,如果你只是看显性的财务指标,你会非常之高兴。但是如果你是个冷静的CEO,你是个顶级的CEO,你会从中嗅到那个风险,那种米缸里的老鼠似的那种风险。
到了2013年的时候,联想70%的手机出货量来自于运营商这个渠道。But,米缸里的老鼠的故事在现实生活当中一再重现。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运营商定制手机,这是一个严重的价值网依赖,依赖于客户的这种运营模式。运营商要求他们不需要多么智能化的高质手机,他们只需要低价手机,低价是他们的第一要素。低价可以带来市场占有率呀,如果你做的质量特别高,然后价格高的话反而会影响它的覆盖率。
所以在这个时候呢,有两家公司做了相反的想法,一家就是华为。华为当时就嗅出这个味道出来,说如果我们这么做下去,我想没有任何前途。我看了一个材料,余承东为了避免做低牌的手机,当年去掉了2000万订单,不要了,2000万台订单不要了,往中端机、高端机去转,但是联想这个时候还继续深陷运营商价值网里面去。
然后2014年?果不其然,2014年运营商政策改变,不再提供大量补贴了。那么在2011年联想的手机渠道里面有两个,运营商渠道。如我们刚才所讲,运营商渠道在这里占了70%的份额,但是他们也很清楚,要把更多的份额转向开放渠道。所以2013年时任联想手机负责人的刘军说,联想手机业务可以慢一慢,我少收缩几百万台订单都可以,希望把开放市场的那个比例涨到60%,这是2013年。
但是当年呢他们做了一个组织机构调整,把手机业务和PC业务合成一个集团业务里面来,把第二曲线合并到了第一曲线,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举措,把第二曲线合并进了第一曲线。合并进了第一曲线之后,手机这个业务的负责人,从原来负责渠道的负责人,晋升为负责手机业务的负责人,他晋升了谁呢?结果晋升了原来负责运营商渠道的那个领导人,成为整个公司手机业务的领导人。
你有没有听到这里面的味道?回忆一下我们讲过IBM的案例,以及我们讲过微软的案例,再对应一下这一部分的案例,你会知道这犯了两个错误。把第二曲线整合进了第一曲线,把原本要变革去除的对象结果变成了变革的一个执行者。这次组织结构调整,成为联想史上最受诟病的一次。
结果怎么样呢?2012年的时候运营商渠道占50%,2013年上涨到70%,到了2015年甚至继续上涨,涨到了85%。如果那个蓝色的你把它想象成那个米缸里面的那个空间,你会发现联想深陷运营商价值渠道网里边去,不可自拔。所以德鲁克讲一句话,不能放弃昨天是许多企业走向没落的原因。
我再重复那句话,巨头企业的失败不是输给新兴的竞争对手,是输给自己内部的一个既得利益。然后我们再来看联想手机出货量2014年之后断崖式的下降,这是全球的数据,看起来很好看,因为在海外有摩托罗拉数据在支撑,我们来看中国的数据,就非常非常非常之难看,简直难以去看这张图。
尤其你看跟它的竞争对手比较,2017年已经远远被小米和华甩在后面。厉害在哪里呢?厉害在这儿。你再看2013年的时候,联想在中间最高,只有4年以后联想变成这儿了,而它的友商呢?起来这么高。哎呀呀呀,难以想象,难以想象的案例呀,所以它的市场份额已经下降到0.4%这样的一个份额。
手里有一张多么好的牌,却打成如此之烂,因为你不知道那张牌怎么来的,价值网依赖一个典型的案例。所以你看随着第二曲线的未老先衰,所以联想的这个市值断崖式的下降。到了2017年,联想移动业务仅占集团整体业务的16%,即使到2017年联想仍然是一家PC产业,PC业务占了联想营收70%和100%的利润。
所以第二曲线宣告完全失败,又重新回归第一曲线。而第一曲线什么状况呢?行业遭遇极限点,自己公司也遭遇极限点。在这个时候让企业重新起来呀,难于上青天呀。所以这个案例我停一下,在联想案例当中,你学到了什么呢?我也希望你在互动框里边来写几句你的感想。你可以听出我讲联想案例的时候,是有一点情感在的,是因为联想是我们心目当中的民族企业呀,柳传志是我们心目当中的中国企业家里边的企业家呀,是我们非常尊敬的老人家呀。如果连联想这么优秀的企业都会陷入到价值网窘境里边去,何况你我呢?所以你一定要了解价值网禁锢力量之大。
最后在结束这一节课程之前呀,我还是想继续反思一下,尤其是在今天这种新冠疫情的背景之下,我们能不能做一个深刻的反思呢?这堂课我们讲了一个关键词,增长。我们反思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增长呢?我们原本出发点是要通过我们做一个伟大的产品来改变世界,来创造价值,但反讽的是,我们最终把自己变成了那条或红或绿的数字。我们大尺度来看,这不是一个巨大的反讽吗?
为什么要增长呢?如何增长呢?我们人性里边跑着跑着呢,我们其实已经不能享受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我们总是在追求Something more,我们要的是更多、更大、更强那个“更”字。毫无疑问,驱动我们过去这么快速增长的,就是这个更,更大、更强、更多。但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个更大、更强、更多的背后有一个逻辑陷阱。如果你追求的是更多,当你一旦实现了更多的Something以后,这个Something不会满足你内在的需求,你又会惯性地去追求Something more,于是你永远不能享受你所完成的那个Something。
所以过去有一句话,我们都知道那是鸡汤一样的话,但是它却非常打我们,因为能跟我们产生共鸣。我们跑的太快了,灵魂已经跟不上我们的脚步了。我为什么要在今天我特别想说这番话?就是恰恰在今天这个时候,几乎整个行业、整个国家停摆的时候,它一定是Something wrong,如果不分析Something wrong出来,疫情过去之后重新回到熟悉的轨道上去,我们还会再蹈旧辙。
所以我有一个想法,或者是一个呼吁,我们的增长模式能不能变化一下?从外在目标驱动式的增长模式,到内在成长驱动式的增长模式呢?从外在增长到内在增长,这是什么意思呢?想想我们过去一、二十年,我们创业的时候在谈什么?我们在谈,哦,最近几年资本市场什么最热呀?哦,最近流行什么风口啊?你会发现你做事情驱动你来创业的力量不是你自己真正想做什么,而是外面需要什么。而那个需要,你嘴里说从消费者痛点出发,实际上却从什么样的热点能够让你快速融资来作为你最大的切入点。
你会发现创业者发新闻发布会,通常不是我有什么新产品,重大突破,而是我有了A轮、B轮、C轮融资,我去发产品发布会。请注意,我不是说他不对,我是分析他背后这个动作会变形,让你做这个事情是为了最终上市那个理想去做事情。特别像一下子给了你一大笔资源过来,来突然催生你去增长一样。
我想越来越往后,也许会有这样一种现象会出来,我已经开始看到有些这些现象。它是从内在出发来选择我要做什么,我喜欢什么,我擅长什么,从我喜欢、我擅长的里边选择一个点来切入下去,把它一点点地变大。那这个时候将来最流行的可能是这句话来考验你,就是这件事情不给我钱我都愿意干,那件事是什么。如果找到了一个不给我钱,我都愿意用余生去做的那件事,何况有人还给我钱,这件事情作为出发点,有可能会找到一个根基更深的一个石头出来。
我们过去二、三十年,尤其从2000年开始到今天来,基本上是我们外在驱动型。因为这个阶段对于我们就是这样一个阶段,高速发展的阶段。但是你快速发展上去,有了足够多的资源,有了足够多的这个财富之后,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从里边出发,走向第二条路。
如果让我做对比一下,第一条路就像在练外功,一下子就可以到很大的境界。第二条路呢?有可能像练内功,一点点地练,内功一点点练有点难,但是它很持久,很笃定,而且是为自己来做的,你会很快乐那个力量。你的重点是在Something上,而不是在Something more上。如果在第二件事情里边,其实我给反过来一句话,就是Less is more。我最近还想来看日本的一些东西,大家想想我们一直在讽刺日本90年代之后经济就下降了,我们说日本完蛋了,被世界抛弃了。但恰恰也是在那个时候啊,日本人民的心态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开始慢下来,真正地追寻内心的幸福、内心的笃定的东西了。
什么叫Less is more呢?为什么会追求Less is more呢?你会说,哎呀教授,你说的是鸡汤,你说大灾之后我要回归幸福、回归个人,所以鸡汤。错了,我是讲创业学的、讲创新学的教授,我讲的是方法论,肯定不是鸡汤。你想想看,如果你这个水平平均用力你是不可能击穿它的,不可能击穿域值的呀,怎么办呢?选一个最小完整单元。最小完整单元这个词特别特别地重要,选择一个你自己喜欢的、擅长的,对他人有需要的那个最小完整单元,越小越好。不需要那么多的价值网络里边的要素,越少越好,越少你受到对外界的依赖就越少。然后呢把你全部的力量来扎到这个最小单元上去,全部的力量扎上去一个标志,就是人剑合一。
我做这件事,就是成为我自己,成为我自己,就是做这件事。我喜欢、我擅长、有意义,
不考虑它本身能够让我去将来去上市,能够让我将来去发财,能够让我去融资,我就是喜欢这件事,这件事情本身就是我的目的。它不是为了实现我另外一个目的的工具。
你说那我这件事会很小啊,不,如果你持续在最小完整单元上用力的话,并且切记这句话,把它当做目的,而不是完成其他目的的工具,它自己获得一个生命力,它自己就会慢慢长大、慢慢长大、慢慢长大、慢慢长大。并且呢,突然有一天你就会突然知道了自己的使命是什么,那个使命就会与你正在做的,或者喜欢做的事情有一定的关联,但规模要宏大很多。
我在做什么?我在说一种跨越非连续性底层的一种支持力量。恰恰是把你全部的注意力,支撑在你能够做的那个最小单元之上。不但它自己会变大,而且有一天它会长出一个更大的曲线出来,那个东西叫做使命驱动的事业。所以我用另外一个句式来说,就是从外在成功驱动到内在使命召唤。在未来的理念世界里边,这堂课我会讲的更多一点,现在就先今天这个状况我发一点点的感想而已。
好,课程就要结束了,本节课最Touch你的点是什么呢?哪个点或者哪个案例Touch到了你,请在屏幕里边做一个互动。
课后作业呢留两个:
第一个作业,我希望跟你有关系,面对新冠疫情,在过去的一个半月的封闭时间里边,你有什么样的反思,能不能把你的反思写出来,给你自己,也给其他同学们,我们一起共享一下。第二个作业,能不能列出一个因为价值网禁闭而陷入窘境的企业或组织,请尝试分析它。
最后,一如既往送你一句话,是克里斯坦森这句特别特别伤人的话,真正决定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是价值网而非管理者,管理者只不过在扮演一个象征性的角色而已。
好的,同学们今天的课程结束了,下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