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文来实验学校繁星中队彩虹小队的同学们徒步来到三丫叉,为当年遇难的同胞献上鲜花,表达追思之情,接受爱国主义和传统革命教育。
当年,这里有一口池塘。连接市区的北翟路在此一分为二,一条通往青浦,另一条通往松江,所以这里就被叫做“三丫叉”。1937年,“八 • 一三”淞沪抗战爆发,上海沦陷。侵华日军封锁上海市区,严禁郊区农民私自向市区贩运粮食。不少食不果腹的上海市民,取道这里,偷偷前往青浦和松江买米。
1937年11月12日,侵华日军将私自前往市区贩米的当地百姓和过路的30人集中枪杀,把他们的尸体或挂在池塘边的篱笆上,或直接扔进池塘里。一时,池塘被鲜血染得殷红殷红……根据有史可查的记载,就在这口池塘边,被日军惨杀的同胞达上百人。因此,三丫叉池塘就成了“三丫叉杀人塘”。
在纪念碑前,同学们脱帽、鞠躬、默哀,寄托对革命先烈的深深哀思,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表达勿忘国耻,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的信念和决心。
鲜花寄哀思,松柏护英灵,一座座不朽的丰碑将永远是我们的精神坐标。学习革命先辈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怀,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爱我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