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一本为人处世的教科书,让我们在对《红楼梦》的解读中找到到人生真谛、处世智慧。
秦可卿做梦也不会想到,她不顾宝玉奶妈李嬷嬷的反对,执意要把宝玉安排到自己卧室午休,犯了个弥天大错,由此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境地,在贾府苦心经营结下的良好人缘与人际关系,也随之付水东流。疼爱自己的公公再怎么替她掩饰,一切也回不去从前了,她得为自己的任性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是以死谢罪。
秦可卿上吊自杀前,大家对她印象极好:
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那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孝顺,平一辈的想他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他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惜贱,慈老爱幼之恩,莫不悲嚎痛哭者。
可见大家不是因为秦可卿的外貌长得迷人而喜欢她,而是贾母之前说的喜欢她是因为她“是个极妥当的人,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
如果不是为了让弟弟秦钟结识宝玉进入贾府学堂,想来行事一向妥当的秦可卿,也不会让叔叔宝玉到自己卧室去午睡,这在当时算来是大不违有伤风化的举动,她完全忽视了小人物李嬷嬷的存在,完全忽视了人言可畏。
很快,她不避讳叔叔进侄儿媳妇卧室休息的消息就不胫而走。虽然大家知道了这件事,但地位低下,也不敢公开去宣扬,因为被贾府主人逮住,是吃不了兜着走的。
焦大作为宁国府劳苦功高的老一辈,对宁国府那些破事无所不知,秦可卿安排叔叔去自己卧室午休的丑闻自然知道。看见宝玉与秦可卿的弟弟秦钟在一起,对自己深更半夜被派去送秦钟回家极为不满,再加上那天他又喝了很多酒,有些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就忍不住把这些丑事说出来,说贾珍与儿媳秦可卿爬灰。
大家之前已有耳闻秦可卿不顾伦理把叔叔安排进自己房间休息,焦大再给上这么一实锤,基本坐实秦可卿品行不端,勾引公公、叔叔。
贾府的小人物喜欢对这些丑事八卦渲染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有人自以为聪明想浑水摸鱼加以利用,趁机对当事人敲诈一把,有一个叫璜大奶奶的人就想利用秦可卿名誉受损一事,借自己侄子金荣在学堂被秦可卿之弟秦钟欺负一事大做文章,想从中捞些好处,可她没见到秦可卿,倒是秦可卿的婆婆尤氏让她碰了一鼻子灰:
今儿听见有人欺负了他兄弟,又是恼,又是气。恼的是那群混帐狐朋狗友的扯是搬非,调三惑四的那些人,气的是他兄弟不学好,不上心念书,以致如此学里吵闹。他听了这事,今日索性连早饭也没吃。我听见了,我方到他那边安慰了他一会子,又劝解了他兄弟一会子。我叫他兄弟到那边府里找宝玉去了,我才看着他吃了半盏燕窝汤,我才过来了。婶子,你说我心焦不心焦?况且如今又没个好大夫,我想到他这病上,我心里倒像针紥似的。你们知道有什么好大夫没有?”
金氏原以为可以把秦可卿不顾伦理道德安排宝玉到自己卧室睡觉,以及与尤氏丈夫贾珍有奸情一事告诉尤氏,借机挑拨秦可卿与婆婆的关系,孰料尤氏早就看清她的来意,说了一通敲山震虎让她无法钻空子的话,听了这半日话,让她要找秦氏理论的盛气,早吓的都丢在爪洼国去了。
贾珍在门外听到了她们的谈话,知道这个璜大奶奶的来意,想借自己与秦可卿的丑事来要挟一把,恰到好处进来,打断了她的谈话:“让这大妹妹吃了饭去。”贾珍说着话,就过那屋里去了。贾珍委婉地给金氏下了逐客令,此人碰了颗软钉子。
秦可卿之所以那么任性那么有底气把贾宝玉安排进自己卧室休息,原因是她此时已神不知鬼不觉怀了贾珍的孩子,她以为只要把这个孩子生下来,母以子为贵,宁国府的一切就会由她说了算,让无法生育的尤氏、贾蓉完全变成傀儡轻而易举,让贾珍完全听从自己不在话下。尤氏对秦可卿怀孕时说的一番话就是明证:
连蓉哥我都嘱咐了,我说:‘你不许累掯他,不许招他生气,叫他静静的养养就好了。他要想什么吃,只管到我这里取来。倘或我这里没有,只管望你琏二婶子那里要去。倘或他有个好和歹,你再要娶这么一个媳妇,这么个模样儿,这么个性情的人儿,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
“倘或他有个好和歹”,意谓好不容易怀上宁国府的骨血,如果有个好歹,你我都吃不消。尤氏说这话表明已对怀孕的秦可卿甘拜下风。
可惜人有时候太受宠并不是件好事,会让人头脑发昏,做出低智商的行为,让秦可卿忘乎所以把叔叔领进了侄儿媳妇卧室,结果授人以柄,恶性循环,秦可卿在宁国府的一件件丑事就此被捅破窗户纸。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阮玲玉早就说过,人言可畏。舆论的可怕在于她有时会要了性格软弱的人的命,秦可卿到底没那么坚强,尽管宁国府贾珍、尤氏、贾蓉对她的丑事都三缄其口,极力替她掩饰,她还是死在了自己一个欠缺考虑的任性安排之下,自毁前程,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最终不但贾珍帮不了她,神仙也帮不了她。
纯原创,抄袭必究。我是《好看的红楼梦》作者诗绿凤,每天给你新鲜营养的红楼妙解。
红尘三千,不问风雨,只道本真。
更多精彩,请关注:诗绿凤细讲红楼梦